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課題8.童年的發現 (精讀課)
教學內容
本課是一篇鼓勵求知、鼓勵大膽想象、鼓勵探究發現的課文,通過作者回憶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妨礙、豈止、癡迷、厘米、羞愧、幸虧、驅逐、隨心所遇、運轉自如、絞盡腦汁”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學情分析
。本課的重點是講作者童年的發現。學生的著眼點不要放在發現本身,往往忽視發現的過程。應該讓學生知道“我”童年時為什么會有這個發現。要讓學生自主讀書,充分地讀書,了解作者是怎么發現的。通過讀議,學生會明白,作者童年時之所以會有這個發現,跟他的敢于提問、不斷探究、大膽想象是分不開的,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預習要求
查字典解決字詞,熟讀課文。
學法指導
自讀自悟、交流合作,抓住問題體會情感,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