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過安仁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2、通過看注釋,邊讀邊想象詩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詩詞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通過古詩詞的學習,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
學習重點:邊讀邊想象詩中情景感知詩詞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
學習難點:理解后兩句詩并體會詩人的情感
學前準備:小黑板
學習過程:
一、預習探究
游戲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和大家做個游戲,你們愿意和老師配合嗎?
生:愿意
師:請同學們聽好游戲要求:請你根據老師的提示猜一位人物的名字。猜到的同學可以搶答
提示一:此人性別男,生于1127年,卒于1206年
提示二:此人是一位詩人,字廷秀,號誠齋
提示三:他的詩一善寫田園著稱,我們曾學過他的詩文:《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他是南宋四大家之一
生:楊萬里
師:很好!你們猜對了,他就是楊萬里,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另外一首詩(板書課題:舟過安仁)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從課題中你讀懂了什么?
生匯報(2-3人)
師:那詩人坐著小船路過安仁的時候,到底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呢?讓我們乘著詩詞的飛船,穿越時空的隧道,一起去分享吧!
二、合作交流
劃節奏讀詩文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朗讀,注意要讀準字音
生自由朗讀
指生讀
師范讀
師:請你根據老師的范讀,畫一畫詩的節奏
生讀詩劃節奏
師板書詩的節奏
指生根據詩的節奏再讀
抓重點明詩意
師:請同學們,在讀古詩,看看你都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是你不懂的?
生結合書中的注釋理解詩文,質疑
生匯報交流自學收獲(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怪生”以及后兩句詩的意思)
師:看來同學們理解的都很好!
三、品讀體驗
想詩境悟詩情
師:再一次讀讀詩文,想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引導學生多說、多想,保證學生的回答時間)
思考:當詩人看到兩個小孩“收篙停棹坐船中”的情景時,心情怎樣?看到了兩個小孩,用傘使風,詩人的心情又怎樣?
生匯報交流(可以結合當時的環境充分的展開自己的想象)
吟詩句誦詩篇
師: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愛的詩人,用我們的讀書聲表達出你也向往這樣的生活。
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詩人通過細心的觀察,把兩個頑童刻畫得栩栩如生,我們也把這兩個孩子的形象記在心里吧!!
生自由背誦展示背誦
四、拓展延伸
師:童年是一個個美妙的夢,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曲,童年是一幅幅美麗的畫,童年是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童年時一首首美妙的詩!瞧!一童子把夜間凍結在盤里的冰塊脫下,用彩絲穿上當作樂器敲打,忽然冰塊落地,發出聲響,如玻璃敲碎,一場游戲就這樣結束了。(出示古詩的掛圖小黑出示古詩)
生自由讀詩指生讀詩
而村居中的“人”更美。都有哪些人啊?在這五口之家里,給你印象最深的,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人呢?
預設一、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師問:誰來讀讀這句詞?說說看,你為什么最喜歡小兒?那就把你的喜歡之情讀出來。
師問:這句話中的“無賴”在生活中聽說過嗎?你覺得文中的“無賴”是什么意思,具體表現在哪里?
學生交流:這里的臥,它有一種姿勢,趴著。趴是臉朝下,說明這個頑皮的小兒剝蓮蓬時自由自在。一會兒趴著,一會兒躺著,真是悠哉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