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這篇略讀課文節(jié)選自著名作家蕭紅的《呼蘭河傳》.全篇以輕快,優(yōu)美的文筆詳盡地展現了祖父園子的勃勃生機.園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無拘無束;祖父又是那么寬厚仁愛;尤其是童年的"我",在這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
學習這篇課文,要放手讓學生完全自主地閱讀,讀懂課文內容,明白祖父的園子不僅是童年的樂園,而且是學習的課堂;懂得大自然處處皆學問,習得知識的途徑有很多種;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設計理念:
鼓勵學生在前兩課同類題材的學習基礎上,把閱讀方法運用于閱讀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圍繞課文前的"學習提示",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重點,體會作者情感.并注意與大家交流,討論,積極吸取別人的合理見解,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使語文課堂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
教學目標:
1.會認讀8個生字及"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熟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我"在祖父園子里的生活情景,體會"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
4.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從哪些情景表現"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如何表現"我"在園子里的心情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讓學生了解作家蕭紅,讀一讀他的有關文章.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隨著中國臺灣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時光.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另一位女作家蕭紅,走進《祖父的園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思考:你覺得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 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談談理解.
[本課清新活潑的筆調定會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定會對祖父的園子產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所以,開篇的第一個問題也正是順應了學生當時有話要說的心理,而且,對整體把握全文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謂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三,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體會"我"的心情.(學生自主學習)
(2)匯報交流:
a.對園子的印象(1—3小節(jié))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①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祖父的園子里昆蟲豐富多彩;昆蟲非常可愛;祖父的園子充滿生機,熱鬧,美麗……我對園子非常喜愛,難以忘懷.)
②有感情的朗讀,讀出熱鬧和生機勃勃的感覺.
b."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干活,玩耍.(4—15小節(jié))
"伏在","亂鉤",說明"我"的舉止很天真可愛,說明了園子不僅是童年的樂園,而且是學習的大課堂.
[這幾個小節(jié)圍繞著"我"錯把谷穗當野草割掉的趣事展開,通過對話表現"我"的年幼無知和天真頑皮,也表現出祖父對"我"的喜愛和呵護.一老一少,形象鮮明,語言生動,特別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尋味.教學中,還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發(fā)興趣,豐富內容,加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