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草原》教學實錄+練習+說課設計
.支玉恒教學實錄——《草原》
.草原
1草原(a、b案)
第五單元備課《草原》、《珍珠鳥》、《零點降生的女孩》、《母愛》及練習五。
【學習目標】
1、讀懂課文,感受草原遼闊美麗的景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
2、學會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深刻意思,背誦自己喜歡的課文。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重點難點】
理解感悟“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等語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條理;品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自然美。
〖教學過程〗
一、導游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
2、導入新課《草原》。
二、整體初讀,感知文意,理清條理
1、自由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想想自己感受怎樣,遇見生字多讀幾遍。
2、談話,引導學生說說:
⑴ 文章先寫景,后敘事的順序。
(敘事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的:遠道迎客──親切相見──熱情款待──聯歡話別。)
⑵ 自己的感受如何。
三、品讀第一段課文,感受草原景色美及課文語言美
1、細讀描寫草原美景的句子,品味美:
⑴ 選擇自己認為最美的地方,讀一讀,跟同學分享。
⑵ 指名讀句子,相機點撥,指導朗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
① 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結合生活經驗體會作者此刻的心情。)
②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
(閉眼想象草原空氣清新,天空明朗,到處清晰可見的明麗景象。)
③ 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重點理解打比方的方法。)
④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對比渲染與勾勒技法,引導學生明白“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等語言。)
2、體會作者感受,揣摩表達方法:
⑴ 談談自己仿佛置身草原的感受。
⑵ 讀讀作者的感受,說說讀懂了什么:
① 同學互讀、互說。
② 指名讀,指名說。
(體會作者對草原看不夠、愛不夠的情感;感悟寫駿馬、大牛的擬人句從側面所表達的情感。)
3、回顧小結,美讀課文第一段,體會草原美景。
三、說說自己的想法或收獲
四、作業
1、收集有關草原的資料或圖片,準備和同學交流。
2、根據第一段課文內容,自己設計一個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細讀課文第二至五段,體會草原人情美;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新詞;回顧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