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1、通過閱讀,使學生了解和體會草原的景及人的美。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1、品味課文優美的語言。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子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創設情境──再現美)
孩子們,你們當中有誰去過大草原?草原美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
(播放電子課件,有草原美麗風光,有牛羊成群地走過草原的動感畫面,有牛、羊、馬的叫聲,有《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的歌聲。)
二、引入
草原美嗎?我們今天就學習《草原》。
1、板書課題:
2、全班集體讀題。
三、朗讀課文,感知大意(感情朗讀──體驗美)
1、學生用快速閱讀法讀課文。
2、鼓勵學生“讀了以后就想說”:
草原的天空、草地、小丘、駿馬、牛羊、人物,特別是自己讀后心情、感受、想象等等。
板書:
景美、人更美3、精讀課文:
學生自找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段落或全文均可:草原美景、風俗、人情等等。
大聲讀。
4、自主、合作、探究:
分學習小組或學習小伙伴,再全班交流。
作者在文中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四、深入品讀(品詞賞句──領悟美)
1、讓學生自主挑選并品味文中的草原美景、風俗人情、民族團結等方面的段落、句子以及詞語。
分學習小組或學習小伙伴交流。
品讀方法:讀一段或句子,再說說美在哪里,或為什么美。
2、教師引導:
播放電子課件: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說說這句子美在哪里,或為什么美:
詞語、色彩、具體、生動、準確、詞語豐富、動靜結合、感情色彩。
五、導游觀光表演(表演想象──創造美)
學生即興表演,外地旅游團去草原觀光,小導游向游客介紹內蒙古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介紹時盡量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六、播放電子課件,再次欣賞和體會草原的美景
課件內容是:
《草原》內容全過程的影片和《草原》課文同步朗讀配音。
七、總結全文
八、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選擇你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板書設計】
景美→入草原 奇麗 大、綠、靜
人更美→熱情遠迎
激qing會見
盛情款待
深情話別
贊美草原風光 歌頌民族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