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
教材簡析:《白楊》是六年制小學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第十冊第一單元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于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了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扎根邊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愿。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繼續學習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二是體會課文是怎借物喻人,贊頌邊疆建設者的;三是進一步加深對西部的了解。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內在品質。
難點: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再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幫助學生們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課學習目標。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構建知識的過程。故本課教學活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注重實踐過程中探究新知,培養創新能力,再小組討論中與他人學會合作。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 鋪墊教學
1、我給大家帶來一首歌,大家想不想聽啊?好,看哪位同學聽明白了歌中唱的是什么?要表達什么?
播放歌曲閻維文的《小白楊》
2、“白楊”是一種樹的名字,又叫大葉楊,哪位同學知道白楊的有關知識,你能介紹一下嗎?
3、同學們講得好。白楊樹在我國北方平原地區、沙漠地區種植非常廣泛,因為它樹木筆直,生命力強,而且還可以防風固沙。因此,人們都很喜歡它。
[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歌曲的導入能調動學生學習《白楊》這一課的積極性,由學生們的介紹將同學們帶入描寫白楊樹的情景中。]
二、課題質疑,激趣讀文
1、看到《白楊》這個課題,你想作者會介紹什么呢?
2、總結歸納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幾個問題:①白楊樹的外在特點;②白楊樹的品格…… 3、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讀懂了什么。
[課標指出,再對學生思想培育時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地培養。愛因斯坦也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三、探究體驗
1、合作,交流。同學們剛才已讀懂了一部分的內容了,但了解的是否全面呢?請在小組中交流。
2、小組組織匯報學習成果。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學生先通過讀文自主探究,但學生獨自的見解往往比較片面,于是便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從合作中學生得知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是高大挺秀,內在品質是不擇環境,不懼災害,適應力強,生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