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字。
2、學習第一自然段,通過語句的理解和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重點語句,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圖片讓學生欣賞,想想看到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感受?
二、提示課題,簡介作者。
三、學生初讀課文。
1、畫出生字新詞,認真拼讀。
2、想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什么?
四、反饋
1、檢查生字學習情況。指名學生拼讀,糾正讀音。
2、齊讀生字。
3、讓學生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什么?
五、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畫出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用“△”標出景物特點的詞,用“()”標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一段。
3、反饋探究
抓住寫景的四句話:“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下來,走在那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去際。”和最后兩句寫感受的句子。指導學生理解、朗讀。通過圖文結合感受大自然的美。
4、指導朗讀。
教師范讀,要用高興、贊美的語氣讀,學生練讀,指名學生讀。全班讀。
六、課后作業。
1、背誦第一自然段。
2、搜集有關蒙古族的資料。
七、板書設計
1草原
天空 可愛明朗
空氣 清鮮
草原(大美) 小丘 綠 柔美 像中國畫)
平地 綠 遼闊
羊群 美(像白色的大花)
駿馬和大牛靜立不動
教學反思:
依據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和聽課老師的評價,我覺得這一堂課有以下幾個閃光點。
一、教學手段“新”。
由于農村的孩子絕大多數沒見過草原,因此教學時,我采用多媒體教學。導入時,通過用多媒體播放七幅草原風景圖,再配上一首樂曲——《草原之夜》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學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樂美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方法“活”
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重點語句,如“那里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等,通過學生的朗讀并結合圖畫讓學生感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