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說課設計 5份
以上環節,摒棄了煩瑣的分析和支離破碎的講解,從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入手,突出朗讀訓練,并且避免貼標簽式的學法指導,而是引導學生在自讀感悟中自然滲透學法,通過品讀、想象、質疑、討論感受軍需處長的高尚靈魂。深沉悲壯的音樂,飽含激qing的導語,創設了一種學習語文的特有的情感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在這里,我有意識的把人格的熏陶與培育,有機地融于語言文字訓練之中,讓學生如春雨潤物般受到感染,受到熏陶。
第二步,抓住描寫將軍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將軍的情感變化。在學生初步感受的基礎上,再作如下引導:
(1)一位老戰士活活凍死了,將軍看到這樣的情景,他的心情會怎樣?(悲憤)你從哪里體會出來的?誰能把將軍悲憤的語氣讀出來?引導學生感情朗讀8-10小節,讀中體會將軍悲憤的心情。
(2)在此基礎上,再次引導學生質疑:將軍為什么對軍需處長發這么大的火?通過討論,反復朗讀,體會到將軍對戰士的愛。
(3)然后循著將軍的情感變化,讀文思考:當他得知眼前凍死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他的心情怎樣?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來的?引導學生抓住將軍的動作、神態朗讀體會將軍當時內疚、自責、難過、崇敬等交織在一起的復雜的情感。
這樣抓住將軍的情感變化線索,精心設疑,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突出了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
(4)朗讀13小節,領悟豐碑的含義。由于有了以上的深入展開,學生對文中稱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的理解已水到渠成。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體驗自由表達對課文中豐碑的特殊含義的理解。正是軍需處長舍已為人、一心為公的崇高品質成了將軍和戰士們心中的一座豐碑,從而突破了難點,領悟了中心。
(5)朗讀14小節,回應開頭的問題。讀到這里,你知道是什么堅定了將軍必勝的信念了嗎?(是紅軍戰士舍已為人的精神和鋼鐵般的意志)
(三)總結延伸升華,強化學習情感,使學生樂學。
1、在紅軍艱難的征途中,這晶瑩的豐碑又何止一座呢?讀了這篇課文,你還想到了誰?讓學生認識到,無數為革命而獻身的英雄,都是我們心中的豐碑,從而使學生對課題豐碑含義的認識又更深了一層,情感得到升華。
2、總結寫法,突出讀寫訓練的重點。先讓學生說說課文寫到了哪些內容?然后組織交流其中詳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安排?通過交流討論,使學生懂得作文時應根據表達中心的需要來安排文章的詳略。
3、課外延伸,布置學生課后到圖書館借閱紅軍長征的故事書,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這樣設計旨在構建大語文的教學觀,語文學習和學生的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學生課堂學習要為課外學習服務,要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課堂不是唯一的信息源,以課堂教學為一個基點,把學生的思維觸角引向一個廣闊的空間,把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感受,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學習語文,得到發展,這遠比讓學生做幾個枯燥機械的練習有效得多。
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