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說課設計 5份
一、說教材:
《豐碑》這篇課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十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是根據同名小說改寫的。文章記敘了在風雪交加的行軍途中,一位紅軍的軍需處長因衣服過于單薄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表現了這位軍需處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貴品質。
課文魅力:首先是課文中著力渲染的神態描寫和側面描寫,以及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這一點有助于學生學習寫作。其次,這篇課文閃耀著人文精神的光芒:課文塑造了兩個干部形象,一個是對戰士無比關懷的將軍;一個是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士的軍需處長。用這種忘我精神去打造學生的情感、人生態度和價值觀。第三,全文以將軍思想感情的發展為線索,通過對將軍的側面描寫來烘托軍需處長的品質。
全文可分四部分:先寫將軍對行軍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和考驗的思索,為下文所發生的事情作了必要的鋪墊和暗示;接著寫將軍看到一位老戰士凍僵在雪地上時的激怒和對軍需處長的責備;然后寫將軍得知凍僵的老戰士正是軍需處長時的震驚和對軍需處長的崇敬;最后寫在軍需處長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將軍率領紅軍戰士繼續前進。
本單元訓練重點: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注意體會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注意體會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有條理地將思想內荼澩鍇宄摹?lt;br> 結合課文實際、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制訂以下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下面詞語:“冰坨、呼嘯、惡劣、殘酷、襲擊、嚴峻、覆蓋、晶瑩、豐碑”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技能目標:
感悟課文側面描寫比直接描寫更加感人和留有回味余地的表現方法,學習神態描寫的方法。
情感目標:
1、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與人合作。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如下:
1、讀懂課文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課文的敘述順序。
2、引導學生初步領會課文先抑后揚及側面描寫的表現手法。
3、理解“豐碑”一詞深刻的含義顯然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本文宜用兩課時教完。
二、說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課堂中注重創設情境,運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圖片、錄音等教學設備營造氛圍,讓學生觀看紅軍過雪山的錄相和凍僵的軍需處長圖片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人物的關注,入情入境生情。
誦讀質疑法:指導讀中感悟,讀中質疑,實現語感積淀,促進學生自悟自得,使學生在圖、聲、樂、情中自主學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深刻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表演采訪法:課中讓學生表演將軍發怒的形象,讓學生采訪將軍,從而探明將軍發怒的原因,領悟人物品質。
課中實踐法:用給軍需處長設計碑文的方法,讓學生領悟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可貴品質。語文學習的特點是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語言,運用語言。“情”能補拙,用軍需處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品質去激發學生練習之情,發揮情感因素在課堂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