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3
.《草原》教學實錄+練習+說課設計
.支玉恒教學實錄——《草原》
.草原
1草原(a、b案)
第五單元備課《草原》、《珍珠鳥》、《零點降生的女孩》、《母愛》及練習五。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飄帶舞、馬蹄、禮貌、拘束、羞澀、摔跤、偏西、天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及風土人情,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激發了解西部的興趣。
4、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情感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隨著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
【教學難點】
1、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表達方法。
2、通過學習此文,引起認識西部,了解西部的興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
1、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2、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思考:
草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你能否用一個字,概括出草原給你、給作者留下的印象?
“美”。
草原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并板書:
美 │
└人情美
二、背誦聯想,品味佳句
1、輕聲背誦第一段。
2、想象畫面:
哪句話描寫的景物在你頭腦里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3、老師配生動的畫面,朗讀理解:
⑴ “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詞語比較:“空氣是那么(清鮮、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⑵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理解“一碧千里”。 你能否說一些四個字的表示“綠”的詞語來?
(郁郁蔥蔥、蒼翠欲滴……借機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⑶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理解“綠色渲染、墨線勾勒”的區別?哪樣更顯柔美?
4、此時此刻,老舍先生有什么樣的感受。
5、引導在多媒體欣賞中有感情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三、精讀領悟,感受情深
1、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風情,更是令人難忘。讓我們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會會蒙古同胞。
2、默讀課文2~5自然段,思考:
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草原人民對待客人的特點,你想用什么?
(熱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迎客、待客、聯歡、話別。
4、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用波浪線勾畫出來。
理解: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5、多媒體展現草原民族風情。
四、總結拓展,深化中心
1、“熱情迎接、盛情款待、盡情聯歡、深情話別”,這一切是那樣美好,是那樣和諧,人們總希望美好的瞬間能永遠定格,永久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