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
師:為什么?
生:因為志愿軍急需糧食。
生:因為大娘想快點把打糕送到陣地上給志愿軍吃。
師:對!我們再讀這個句子。
〔同學們齊讀句子,比剛才讀得好多了。這樣指導朗讀,切合學生實際。〕
師:這就是慈母給自己兒子的愛,也是慈母給兒子送去的溫暖。(讓學生讀幻燈片3、2的句子。)
師:敵機來了,志愿軍傷員有危險了,該怎么辦呢?在這緊急關頭,大娘怎樣做?
生:大娘丟下自己的小孫孫,把傷員背進了防空洞。
師:這也是慈母給自己兒子的愛。結果——(打出幻燈片4:“您為我們失去了唯一的親人。”)
生:(齊讀這句子)
師:“唯一”的意思是什么?
生:“唯一”的意思是只有一個,獨一無二。
師:“唯一”的親人是指誰?
生:是指大娘的小孫孫。(齊讀句子)
師:為了志愿軍寧愿失去自己唯一的親人小孫孫,這是什么情誼?
生;這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
師:(打出幻燈片5“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會忘記?”老師范讀)對“高”、“深”要讀得重些,句子用反問的語氣來肯定志愿軍不會忘記這種情誼,我們要讀出反問的語氣。(老師再范讀)
生:(齊讀句子后“開火車”讀:“我們怎么會忘記?”)
〔同學們讀得一個比一個好,要珍惜中朝人民之間的偉大友誼的思想自然地滲入學生心中。〕
師:中朝人民之間的情誼確實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現在要分別了,志愿軍和大娘都是依依不舍的,盡管大娘年紀大,而且為志愿軍洗補衣服已經幾夜沒合眼了,現在又趕來送行了,那志愿軍應怎樣呢?
(讓學生朗讀第一段開頭那個“告別”片斷,體會這種深厚的情誼。)
〔老師通過導語創設情景,加上有上述感情基礎,所以,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朗讀中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師:請同學們看下一段課文,先默讀課文,后做填空。(打出幻燈片6:“小金花的媽媽為救志愿軍的偵察員而與敵人________ ”)
生:應填“同歸于盡”。
師:“同歸于盡”在課文中指什么?
生:“同歸于盡”在課文中指小金花媽媽與敵人一起被炸死。
師:也就是說——
生:小金花的媽媽為救偵察員老王而犧牲了。
師:對!這件事是怎樣的?
生(一學生復述這件事)
〔以事激qing〕
師:媽媽犧牲了,小金花有沒有哭?
生:(齊答)沒有!
師:為什么?
生:因為她說:“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
生:因為她把悲痛化為仇恨,她是個剛強的孩子。
生:因為她把悲痛化為對敵人的仇恨,所以小金花沒有哭。師:對!對這,課文是怎樣講的?誰來讀讀!
(學生紛紛舉手)
(一女同學有感情地朗讀“同志們傷心地……多么剛強呀。”)
師:注意小金花的動作:“跺、抽動”應讀得重些、快些,只有這樣,才能表現出小金花對敵人的仇恨。而末尾哪句呢?
生:應讀得輕些,慢點,對“剛強”讀重些。
師:對!現在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
生:(齊讀這句子)
〔從朗讀中,可看出同學們對敵人充滿仇恨,讀到末句時,又飽含著對小金花的贊美。〕——(收到了自然滲透的效果。)
師:現在志愿軍要走了,小金花有沒有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