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
聯系寫作,掌握寫法:
知道中心確定之后,要緊緊圍繞中心來寫。
回憶本文是如何圍繞中心來寫的。
6、回讀課題,回應感情:
每當我們想到朝鮮親人對我們的深情厚誼,每當我們想到那些離情深重的日子,我們都會想到慈祥的大娘,可愛的小金花和頑強的大嫂,讓我們再深情地喊一聲吧:“再見了,親人!”
[板書設計]
再見了,親人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洗補衣幾 夜不眠
大娘 送打糕 昏倒路旁
救傷員 失去孫孫 偉大友誼,鮮血凝成
小金花 救老王 媽媽犧牲
大嫂 挖野菜 身受重傷
(課前2分鐘,用多媒體播放配有當年抗美援朝畫面的《志愿軍戰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1950年10月25日,志愿軍就是唱著剛才同學們剛才聽到的雄壯的《志愿軍戰歌》出國參戰的。今年正好是志愿軍赴朝參戰五十年周年。前不久,有當年參戰的志愿軍老戰士,去朝鮮祭奠長眠于異國他鄉的戰友,他們在烈士碑前,熱淚長流,久跪不起……此時此刻,當年在朝鮮與美軍作戰的場面,尤其是就要回國時與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歷歷浮現在他們的眼前。
師:這節課,就讓我們與志愿軍老戰士一起去追憶那動人的告別場面,去聽一聽離別時他們對朝鮮親人都說了些什么。好,請同學們齊讀一遍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志愿軍為什么把朝鮮人民稱為“親人”呢?他們之間有著怎樣動人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生讀課文)
(師指名學生回答“預習”中提出的問題:大娘、小金花、大嫂為志愿軍做了哪些事情?)
(師提示學生注意用一句簡潔的話作概括性回答)
生:大娘為志愿軍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大娘為了幫志愿軍洗補衣服,已經幾夜沒有合眼了。
(師板書:洗補衣服幾夜不眠)
生:第二件事是為給志愿軍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
(師提示學生用三個字概括做了什么事,用四個字概括結果怎樣。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準確地概括出:送打糕,昏倒路旁。師板書)
生:第三件事是救傷員,失去了唯一的孫孫。
(師板書:救傷員失去孫孫)
師:這位同學概括得很好,語言準確,簡潔。接下來,準說說小金花、大嫂為志愿軍做了哪些事?
生:小金花和她媽媽一起救偵察員老王,結果媽媽犧牲了。
(師示意學生看板書,使語言簡練一些,生馬上說出“救老王,犧牲媽媽”,師隨即板書)
生:大嫂為了給志愿軍挖野菜,失去了雙腿。
(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總結概括,板書:挖野菜失去雙腿)
(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老師讓學生齊讀了一遍板書的內容)
師:這些事情(指著板書)為什么讓志愿軍難以忘懷呢?從這些事情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從這些事情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請同學們默讀前三個自然段,讀后分小組討論。
(學生默讀,大約三分鐘。讀后分小組進行討論,大約二分鐘。之后在全班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