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毛主席在花山》導學案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所有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感受毛主席關心普通群眾的情懷。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抓住動作、語言、神態的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通過關心群眾碾米和給群眾送茶水等內容,體會毛主席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的思想作風。初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件表現人物思想品質、按一定順序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要注意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并注意詳寫和略寫,在寫作時注意詳略得當。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求知欲
(1)教師提問:我們國家現任主席是誰?我們新中國是什么時候成立的?第一任是誰?
(2)引出課題:毛主席在花山
(3)讀完題目,你想說些什么?
二、明確學習目標
1、出示學習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所有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體會毛主席處處為群眾著想的思想作風。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件表現人物品質和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2、學生讀學習目標
三、預習檢測
1、我能讀準下面的詞語:
(1)、指名讀詞語: 碾子 簸箕 俺們 吱吱扭扭 拘束 炊事員
沏茶 瓷碗 旮旯 舀水 笤帚 夜以繼日
(2)、說說下列詞語意思:簸箕 端詳 拘束 旮旯 夜以繼日
2、抽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
四、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與交流
(一)出示要求。
1、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默讀課文,勾畫每件事中毛澤東語言、行動的細節描寫,思考批注,毛澤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體會寫法:
(1)本文在刻畫人物特點的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2)課文中哪些內容寫得詳細?哪些寫得簡略?為什么這樣安排?
4、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提示:可從內容、寫法等方面來談)
(二)學習方法指導:
步驟:個人自學→小組討論→總結發言。
方式:閱讀──勾畫──思考──討論
(三)學生合作學習小組交流
五、班級交流展示
(1)按順序說說課文主要內容:請群眾來碾米 給群眾泡茶水 幫群眾推碾子
(2)重點學習第11自然段和課文最后一句話。說說含義,重點朗讀。
(3)概括一下毛主席的品質。
(4)討論寫法。
六、質疑與拓展延伸
1、學生提出不懂得問題。
2、讀完這篇課文,你最想對毛主席說些什么?
3、推薦閱讀《毛主席小時侯的故事》。
七、完成當堂訓練
1、比一比,組詞。
舀( )筒( )誠( )炊( )沏( )
蹈( )簡( )城( )炊( )徹( )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特殊( )沉思( )端詳( )耽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