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 反思
毛主席在花山 反思
五年級語文上《毛主席在花山》教后反思
興慶區(qū)上前城小學 趙淑梅
學習本課感受毛澤東普通群眾的情懷,對學生是個難點。教學時教師結合第一自然段的閱讀,簡介毛主席在花山的背景(那時正值解放戰(zhàn)爭關鍵時期,毛主席夜以繼日地為解放全中國的事業(yè)操勞著,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他仍然惦記、關心普通群眾,真是難得。)為學生理解課文做鋪墊。除此是引導學生緊抓文中的重點詞句去細細體會,如從“皺了皺眉”、“又放下了”詞語中體會此時毛主席可能在想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這樣學生在交流中逐步加深感受,降低了理解上的難度。
在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中,學生對有關毛主席的故事了解了很多,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交流中表現(xiàn)較積極,課堂氣氛較活躍。
《毛主席在花山》課后反思
課文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3件事。
第一件事是毛主席在花山時不因為自己的工作而影響鄉(xiāng)親們的正常生活,叫警衛(wèi)員將集中到村里另外一臺碾子上碾米的鄉(xiāng)親們請到自己屋外的碾子上碾米。
第二件事是毛主席將一直舍不得喝的茶葉拿出來,讓警衛(wèi)員沏給碾米的鄉(xiāng)親們喝。
第三件事是毛主席利用工作間隙,幫助鄉(xiāng)親們推碾子碾米。
從這些事情中,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毛主席對人民群眾無微不至的關懷,充分地認識到毛主席為了人民的利益而無私工作的偉大情懷。正因為毛主席無微不至地關心著人民群眾,所以他才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所以他所領導的革命才能夠成功,才能夠取得偉大的勝利。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那就是:關心人民,關心他人,才能贏得人民的支持,贏得他人的擁護。
《毛主席在花山》教后反思
《毛主席在花山》一文通過敘述毛主席在花山的幾件事,表現(xiàn)了毛主席熱愛群眾、關心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懷。課堂上,在學生讀通課文后,我讓學生認真地讀一讀課文,然后用自己的語言簡要地說說課文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幾件事,沒想到學生根本總結不出來,于是再讓學生讀書,但表達得卻不夠簡練準確。我想這就是學生在考試時做閱讀題出錯太多的原因,學生不會閱讀,不會分析概括,學生的閱讀能力真的是有待提高啊!那如何培養(yǎng)提高呢?我覺得老師還得抓住教材里的課文進行閱讀訓練,指導學生會讀會思會說,而不能讓那少數(shù)的幾個同學“壟斷”了課堂,老師應多關注一下其他同學,讓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提高,讓更多的學生思維“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