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3個生字。
能力: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用具體時間和細節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和品質的表達方法。
情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毛主席熱愛人民、關心人民、平等待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質。
重點:體會毛主席與警衛員和鄉親們的談話內容。
難點:學習用事件和細節表現人物的方法。
教法:讀中感悟 學法:自主探究。
教具:搜集相關資料及課件。
流程:組織教學
一、導入新課:憶腦海中主席形象,匯報搜集的資料。
二、整體調控,感知事件
(一)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二)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想一想課文記敘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把事件概括地批注在書上。
(三)重點閱讀,品味文章主席對人民的熱情、深情。
1.首先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接下來相互交流所畫的句子,討論自己對這些句子的體會;最后,在班級展開交流。
2.在引導學生體會上述五處句子時,要把體會和朗讀結合起來,做到默讀中體會,用朗讀加深體會,在朗讀中表達情感。
3.深入細節,豐富主席高大形象。
(1)引導學生體會重點句子以后,讓學生再讀課文。
(2)找一找課文中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細節描寫,進行朗讀,展開想象。
4.深情朗讀,表達對毛主席的敬意。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讀的地方,自由朗讀,讀出感情。
(2)指名讀
(3)接替讀
(4)分角色讀
(5)全班氣度課文結尾的一段
5.回顧閱讀,揣摩課文的表達方法。
(1)啟發學生,讀完了課文,我們再回頭看看作者是怎么寫的。
(2)讓學生思考:課文中敘述的三件事是否能調換順序,為什么?你從本文中還領悟到了哪些表達方法?
(3)在學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小結。
三、積累內化:
(一)把讀課文后獲得的啟迪或感受寫下來。可以寫在課文旁,也可以寫在另外的筆記上。
(二)把文中新出現的詞語抄寫在“自選詞句”欄中。
四、遷移練習
識字練習,連寫課后13個生字。
抄寫課文的最后一段話。
小練筆,寫一個事來反映人物。
實踐活動:
課外閱讀毛主席的其他故事。
選取課文中的某一個場面,編寫成小品演一演。
板書:
1.毛主席在花山
總起: 夜以繼日操勞
分述: 把群眾請回來 熱愛群眾 群眾永遠
送茶水 關心群眾 記心中
和群眾交談推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