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拓展閱讀2—抗美援朝戰爭及英雄人物事跡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為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侵犯,保衛中國安全,派出志愿軍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進行的戰爭。
新中國成立后,美國繼續在軍事上援助蔣介石,同時扶持朝鮮、越南等國的反動勢力,建立針對中國的包圍圈。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即采取武裝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聲明,宣布出兵朝鮮,并命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同日,聯合國安理會在美、英等國的操縱下通過決議,聯合國會員國要派兵隨從美國軍隊入朝。6月28日,毛澤東發表講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同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強烈遣責美國侵略朝鮮、中國臺灣及干涉亞洲事務的罪行。號召“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正義和自由的人類,尤其是東方各被壓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奮起,制止美國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新侵略。”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中國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在北京成立,并在14日發出《關于舉行‘反對美國侵略中國臺灣朝鮮運動周”的通知》。抗美援朝運動開始播及全國,形成第一個高潮。
從8月27日起,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進行偵察和轟炸掃射。面對這種形勢,中共中央根據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代表命令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10月19日,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始分別從安東(今丹東)、長甸河口、輯安等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參戰。從10月25日至12月24日,志愿軍同朝鮮人民軍一起,連續進行了兩次戰役,殲敵5萬余人,于12月 6日收復平壤,并把敵人趕回到三八線附近,初步扭轉了朝鮮的戰局。
1950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簡稱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成立。各行政區、省市先后成立分會或將原有的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合并改組為抗美援朝分會。11月4日,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聯合發表宣言,“誓以全力擁護全國人民的正義要求,擁護全國人民在志愿基礎上為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神圣任務而奮斗。”4日至11日,全國自然科學聯合會、全國科普協會、社會科學研究會、全國婦聯、全國青聯等人民團體分別發表宣言,擁護中共中央和各民主黨派的聯合宣言,號召廣大群眾積極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11月27日,全國政協與各民主黨派舉行聯席會議,于 12月1日發出《關于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對慰勞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運動的協議的通知》。12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聯合發出《關于開展新年擁政愛民擁軍優屬運動的指示》。1951年2月16日,全國政協發出電文,號召把抗美援朝運動“進一步地普及和深入到每一農村、每一機關、每一學校、每一工廠、每一商店、每一街道和每一民族聚居的區域。”3月14日,抗美援朝總會發出通告,“努力普及深入抗美援朝的實際工作和宣傳教育工作,務使全國每一處每一人都受到這個愛國教育,都能積極參加這個愛國行動。”此后,抗美援朝運動進入了更加普及和深入發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