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會寫本課的生字,辨別形近字并進行組詞,讀準易誤讀字的字音,掌握課文中較有特點的多音字的字音、字義與組詞。
【方法與能力】(1)能結合課文理解文中出現的生詞的意思;(2)抓毛主席的語言,感受毛澤東普通群眾的情懷。
【情感與思想】朗讀課文,感受毛澤東普通群眾的情懷。
【拓展與延伸】搜集毛主席關心群眾的故事。
【重、難點突破】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毛主席,我們既熟悉(熟悉他領導人民解放的故事與功勛),又陌生,因為他的生活畢竟是離我們有些太遠了。然而他就曾經在我們保定阜平生活與工作過一段時間,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親近一下他老人家,了解毛主席的生活與工作,真正體驗一下生活中的毛主席是一個怎樣的人。
板書:毛主席在花山
二、課文學習
1、初讀課文,看看文章寫了毛主席的哪幾件事?從這些事情當中你了解到了毛主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提示:初步抓住人物的特點,要求學生概括回答。
2具體學習每一件事,注意從事件本身和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和重點句子來加以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品質。
提示:在理解人物語言時,要讓學生懂得要用自己的話把自己的理解說出來,并且要深入一些,這便是理解句子的方法。
3重點理解“這位首長,好像在哪兒見過。在哪兒呢?”這句話的含義?
提示:首先要讓學生明確,他們應該是沒有見過毛主席的,當時也沒有他的畫像呢。那為什么說在哪兒見過呢?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板書設計:
請群眾回來碾米 熱愛群眾 既是偉人
毛主席在花山 為碾米群眾送茶水 關心群眾 革命情懷
幫群眾碾米并聊天 和群眾打成一片 也是普通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