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1、認讀課文里出現(xiàn)的二會字。
2、從敘述毛主席的三件事中,體會到毛主席關心、愛護群眾,堅持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思想品質。
3、體會文章的記敘順序對表達思想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知道我們國家的哪些領導人?知道他們的哪些事情?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也是關于國家領導人的事。讀題目,根據題目提問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認讀課文出現(xiàn)的二會字
三、整體感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幾件事?
2、學生發(fā)言匯報后,到黑板上板書。
3、老師有意識地把順序打亂,提醒學生觀察和思考:
這樣的排列順序是否和課文一樣?這樣排列可以嗎?為什么?
4、根據學生回答,小結:
這是一篇通過寫事表達人物品質的文章,它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的;寫作順序對表達毛主席的思想品質有一個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的作用。從而讓學生明白:寫作順序要根據文章內容的需要來安排。
四、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1、你從課文記敘的三件事中體會到毛主席是一個怎樣的人?
2、老師根據學生的發(fā)言板書:
五、課外拓展
體會用具體事例反映人物品質的寫法。
1、提供《彭老總拒游北海》、《周總理雨夜借書》給學生閱讀。
2、讓學生分析這三篇文章的寫作方法和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有什么異同?
六、作業(yè)
用具體事例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的寫法來寫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