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通過閱讀課文了解開國大典的情況,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
2.進行“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訓練;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寫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
2.理清課文記敘的順序。
三、教具準備掛圖或投影;生字生詞卡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 每當周一,學校都要舉行升旗儀式,當時你的心情怎樣?
2、 看《開國大典》精彩片斷錄象,這是什么時候的情景?你又有何感受?
3、 板書課題
結合時代背景理解“開國大典”。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領導全國人民為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頑強斗爭。八年抗戰,多少英雄兒女前赴后繼、浴血奮戰、保家衛國;三年的解放戰爭,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迎來了全國的大解放,迎來了“開國大典”的盛況。從此,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
二、初讀課文,理清層次
1、自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要求:
(1).通讀課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學會字詞。
生字:檐、江、擎、澤、鈕、瞻。
新詞:典禮、協商、匯集、擎著、誕生、瞻仰、迎風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2).劃出課文中解釋課題的一句話。
(3).思考:課文寫了哪幾個場面?劃出場面間的連接句。
三、要求每個同學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然后完成“思考·練習”1。
1.各自閱讀思考課文敘述順序(教師記時間)。
2.出示“思考·練習”1第一小題,各自口答,再指名回答。
3.小結:從今以后,要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要做到眼睛看得快,腦子跟著想。閱讀之后,要能了解課文大意和敘述順序。
4.各自再用較快的時間閱讀(要求比第一次再快些),思考如何分段以及各段之意。
5.討論交流。
全文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可以分為五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像海上的波浪”)講典禮前的會場。
第二段(從“下午三點整”到“響起一陣掌聲”)講毛主席宣告、升國旗、讀公告,是典禮重要的部分。
第三段(從“毛主席宣讀公告完畢”到“歡喜和激動”)講閱兵式的盛況。
第四段(從“閱兵式完畢”到“同志們萬歲”)講天安門廣場的景象和群眾游行的情況。
第五段(最后一個自然段)講散會后的情景。
四、講讀第一段。
1.自讀第一段,思考:(1)參加開國大典的有哪些方面的人?(2)課文是怎樣介紹會場和主席臺的?(3)典禮下午三點開始,但是早上六點鐘就有群眾隊伍入場了,這說明了什么?
2.討論、交流。
第(1)題一方面要了解參加開國大典的都有哪些人,另一方面培養歸納能力,可這樣歸納:有國家領導人和政協會議的代表,各界群眾,部隊和外賓。
第(2)題一方面了解會場和主席臺的情況,另一方面學習作者按方位描述景物的方法。
第(3)題引導學生理解群眾參加開國大典的喜悅心情。
3.朗讀第一段。
(用敘述的語氣。讀到“群眾”的時候,速度適當加快,表達出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