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案例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毛澤東喪子后極度悲傷的心情和常人難有的寬廣胸懷。
4、進一步了解人物的寫法。
重點:體會毛澤東喪子后極度悲傷的心情和常人難有的寬廣胸懷。
難點:了解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一、導入:我們怎能忘記抗美援朝中為了保家衛國浴血奮戰而犧牲了的幾十萬中華兒女?這些中華兒女有普通勞動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澤東同志深愛的長子——毛岸英。出示:畫像毛岸英(簡介)
出示課題:青山處處埋忠骨
看了課題有什么問題想問(什么叫忠骨?……)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
思考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字音;(2)、根據小標題,給課文分成三部分。
噩耗傳來,萬分悲痛 兩份電報,艱難抉擇 強忍悲痛,寫下批示
(3)、體會毛澤東喪子后極度悲傷的心情和常人難有的寬廣胸懷。找出相關詞句。
2、檢查、反饋
(1)讀新詞
殉職 躊躇 擬定
尊重 黯然 地域
奔赴 勛鑒
(2)根據小標題分成三部分
噩耗傳來,萬分悲痛(第1至4自然段)
兩份電報,艱難抉擇(第5至8自然段)
強忍悲痛,寫下批示(第9至10自然段)
(3)細讀探究,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細節描寫a、體會偉人
毛澤東喪子后常人的悲痛
找出相關詞句:板書: 失子之痛 ( 不說 不吃 吸煙 皺眉 回憶 想見遺體 不信 打濕枕巾)
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透過這句話,我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靜時……,仿佛聽到了漫漫長夜……
b、毛澤東喪子后超人的胸懷
板書 :寬廣無私
彭老總請求運回遺體
金日成主席請求葬在朝鮮
超人抉擇——安葬在朝鮮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理解:忠骨 忠臣的遺骸 課文指毛岸英的遺體 革命者既然把整個身心都獻給了祖國,至于死后是否把死體運回家鄉安葬,那倒無須考慮,即使長眠于異國的土地上又有何妨,毛澤東既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將兒子葬于朝鮮,充分顯示了他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三、練習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特點寫:
一位令人(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