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第二課時教學設計5
一、課前組織臺下來了這么多聽課的老師,不表示點什么?
繼續咱們的課前快樂五分鐘?誰給臺下的老師說說咱們的快樂五分鐘都有什么?今天想給所有聽課的老師展示什么呢?
好,時間到了,咱們開始上課?上課。
二、復習導入新課
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22課,狼牙山五壯士,請同學們讀一下題目。上節課我們學會了生字詞,還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學生說,教師板書:接受任務、痛殲敵人、誘敵上山、頂峰殲敵、英勇跳崖
三、學生讀全文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并讀出感情
現在,老師請同學們迅速掃讀全文,看看在這幾部分中,那一部分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或者最令你感動,找出來,把它好好讀讀,也可以在文字旁邊寫一些自己的感受,并把這種感受通過讀表現出來。覺得自己讀好了,就先讀給同位聽聽,同位哪里讀得好,你要向人家學習,哪里讀得不好,給他指出來,教教他。
四、集體交流朗讀,深入理解課文
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學生先讀那部分,就先理解那部分。)
1、第二部分:
一次又一次:幾次?很多次,再讀一遍。狠狠地打:不夠狠,再狠點。大吼一聲,聲音怎樣?好,再讀一次,大吼一聲。好使出渾身的力氣,你還有勁嗎?再使勁。加上動作試試。同學們一起試試。接著讀,讀得很準確,繃得緊緊的。橫七豎八的躺著許多具敵人的尸體。
什么感覺?讀出來。好,非常好。同學們,也讀讀這一自然段,注意把五位戰士的不同表現讀出來。覺得不過癮,可以站起來,加上動作。
同學們發現了嗎?作者抓住五位戰士的特點刻畫的是那樣形象,仿佛他們就站在我們眼前一樣。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應該象作者一樣,注意抓住人物的特點。
2、第三部分:
可是敵人緊跟在身后,會有什么后果?三面都是懸崖絕壁,有退路嗎?不是還有一面嗎?那一面全是敵人,有三四千敵人呢!也就是說,走這條路,意味著什么?走哪條路呢?接著讀。說了一聲“走!”馬寶玉說什么?怎么說?你,你,你,他讀得跟你讀得有什么不同?你為什么讀得這么果斷、這么干脆,因為,馬寶玉是斬釘截鐵的說,理解了嗎?斬釘截鐵什么意思?對,形容處理事情或者說話果斷,毫不猶豫。馬寶玉在處理什么事情,這個“走”意味著什么?面對死亡他還能這么果斷,毫不猶豫,可以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好,再讀讀這句話。男生,女生。你接著讀。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還緊跟其后,還熱血沸騰,可以看出戰士們怎樣?再讀讀最后一句話,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3、第四部分:
山路上又留下了許多具敵人的尸體。為什么說又呢?好,接著讀。居高臨下是?只有胡福才手里還剩一顆手榴彈,他會怎么想?對,他跟你們想的一樣,可是他剛要擰開蓋子,讀。搶前一步,搶,速度應該?對,要快,讀。(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猛地舉起讀的很好,這一系的列動作是很快的。再讀讀這半句話。一起來。大聲喊道,讀。聲音夠大嗎?再來。一起。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你自己讀讀這句話,看從這句話中,能讀出什么?石頭一塊接一塊,形容石頭很多。帶著五位壯士什么決心,他們為什么那么想消滅敵人,中國人民為什么那么仇恨日本鬼子?你知道日本鬼子對中國人民都有那些惡行?日本鬼子可恨不可很?那就把這種仇恨的感覺讀出來。馬寶玉搶前一步,起。讀書一定要邊讀邊想,(板書)會讀書的人,能把文字讀成一幅畫,讀成一部電影,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看能不能把當時的情景想象出來。這樣吧,咱們演一演。我是胡福才,誰是馬寶玉?他演得怎么樣?看來你是真把文這段文字理解了。你接著讀。敵人紛紛滾落山谷,看到可惡狠的日本鬼子紛紛滾落山谷,什么感覺?痛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