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8
【教材簡析】這篇精讀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條理分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全文記敘的順序可以概括為: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詳寫,其余為略寫。課文既表現了七連六班這個英雄集體的的壯舉,又突出描述了班長馬寶玉的動作、神態和語言,英雄事跡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鮮明。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從表現英雄壯舉的感人語言中,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宏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二是通過閱讀領悟寫人記事的寫作方法,提高表情達意的能力。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把語文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學生,使他們成為學習語文的主人。《狼牙山五壯士》在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整體誦讀,梳理記敘順序到反復練讀,感悟重點的語句,再到研讀課文,感悟英雄氣概,嘗試寫話。整個學習過程都是學生在“涵詠文本”、“靜心體會”、“有感而發”。教師只是起到激勵、點撥、指引作用。教師可采用創設情境、滲透歷史資料等多種方式,努力使學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讀,動情而讀,產生情感的共鳴,在讀中記住人物形象,激發愛國情感、積累精彩語言,達到文道統一的教學境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任務、大吼、滿腔怒火、搏斗、崎嶇、橫七豎八、尸體、斬釘截鐵、墜落、雹子、仇恨、熱血沸騰、昂首挺胸、堅強不屈、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感受五壯士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4、領悟課文寫人記事的寫作方法,提高表情達意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應放在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和神態的語句上,體會五壯士偉大的獻身精神以及忠于黨和人民的崇高品質,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課前搜集抗日故事,了解抗戰英雄。
2、有條件的地區可聽取抗日老英雄的報告。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情感
1、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劉胡蘭舍生取義的英雄事跡。1937~1945年是中國人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堅貞不屈、頑強抗爭的八年。這八年,我中華大地涌現了無數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
2、課前,請同學們搜集了抗日戰爭時期可歌可泣的抗敵故事,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交流課前搜集的抗日故事,了解抗戰英雄,激發學生對抗日英雄的敬愛。
3、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再來了解一個真實的故事,它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河北省易縣的狼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