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1、讀懂課文內容,了解五壯士的英雄事跡,按照課后提綱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2、懂得根據文章表達的需要,有詳有略的寫作方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通過理解五壯士英勇殲敵、壯烈跳崖的動作、神態的詞句,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學習有詳有略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
在抗日戰爭年代,為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越的八年抗戰。八年中,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涌現了千千萬萬民族英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22課《狼牙山五壯士》,就是發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區狼牙山的一個真實故事。
2、板書課題:
“狼牙山”在哪里?“壯士”指什么人?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1、默讀預習要求,聯系課前預習,談談自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
2、放錄音,聽課文,感知課文:
⑴ 這五名戰士是怎樣完成任務的?結果怎樣?我們一起聽錄音。
⑵ 說說五壯士的英雄事跡。
⑶ 課題中哪個字最能體現他們的精神?什么精神?
3、自學課文:
⑴ 投影表示自學要求,指名讀。
⑵ 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
⑶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對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⑷ 結合課后思考練習題,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練習說段意。
⑸ 學生自學課文。
⑹ 分小組學習,討論重點詞語和分段情況,練習說段意。
⑺ 交流學習情況。
⑻ 指名讀準生字的字音。
⑼ 理解重點詞的意思。
⑽ 畫出你認為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讀一讀。
⑾ 分段,說段意: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
4、指名讀課文:
⑴ 思考: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⑵ 哪些段落寫得詳,哪些段落寫得簡略。
三、質疑問難
四、作業
朗讀課文。
五、課后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復習提問: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哪些段落比較詳細?哪些段落比較簡略?
2、出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課文為什么要把五位戰士稱為“五壯士?
他們有哪些勇敢的表現和壯烈的舉動?表現了他們的什么精神?
3、自讀課文,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⑴ 五位壯士的勇敢和壯烈表現在他們引敵上山、痛擊敵人的動作和神態的描寫上。
① 出示課文內容,指名讀。
② 找出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的動作和神態的詞句,從他們不同的神態和動作你感到了什么?
③ 同學們帶著滿腔的仇恨,一起朗讀課文。
⑵ 課文的第三段也表現了五壯士的勇敢和壯烈。
① 討論回答:他們完成任務后,為什么往三面都是懸崖的狼牙山頂峰棋盤陀轉移?
② 出示課文內容,指名讀。
③ 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并談談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