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看病》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寫法,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母親磨煉兒子的特殊母愛,激發獨自面對生活、磨煉自己意志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展示母親對兒子的愛。
2、教學難點:抓住人物語言、心理活動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深情。
三.【課時劃分】 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小品道具 多媒體課件 學生收集關于母愛的名言和預習課文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說母愛”(課前播放)
1.欣賞《世上只有媽媽好》mtv,同學們這是一首送給誰的歌?(獻給媽媽的歌)
2,敘說母愛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當我們呱呱落地的時候,我們已經沐浴在母愛的長河里,生活中母愛點點滴滴,看似平凡的春雨,卻在我們的心中留下感動的痕跡。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畢淑敏阿姨生活中平凡的故事。
3. 導出課題(板書:學會看病)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題,同學們通過這四個字我們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學生說說)父母的愛總是無私的,他們總是在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子女,可是有一位“狠心”的母親在孩子生病的時,讓孩子獨自上醫院看病,她是不是不愛孩子呢?讓我們一起學習《學會看病》。(3個學生回答)
生1.我想到自己生病的樣子。
師:那你生病的樣子是什么樣呢?你能用動作和神態模范一下病時的樣子嗎?
(引出:打蔫,并通過剛才的表演解釋這個詞的意思)
生2.我仿佛看到爸爸媽媽心痛的樣子。
生3.我感受到爸爸媽媽非常的關心我。
師:病在身上,卻痛在父母的心上。
二.閱讀課文,懂母愛
1.初步感知。(同學,這篇課文讀過嗎?讀了多少遍?我們快速閱讀課文,然后說說課文的要內容。(一個同學回答)
生: 課文講的是兒子感冒了,媽媽讓他獨自上醫院,學會了看病的經過。
2.感知課文內容,(同學們,用一句話或者一個詞,可長可短,說說自己的讀了這篇文章你有怎樣的感受?)
生1.媽媽為了鍛煉孩子忍痛割愛,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去看醫生。
生2.孩子要走出母親的保護圈,才能經受生活的挫折。
生3.媽媽做法雖然有點絕情,但是卻包含著深深的愛子之情。
3.精讀感悟 (分析句子)注重教會學生學習描寫心理活動的方法,做到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過度語:(同學們,“母親”的絕情到底蘊涵著什么的呢?我們再一次帶著幸福的母愛,輕聲的,快速的讀讀文章,劃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
(1) 深入理解感悟:把自己認為能感動自己的句子讀出來(著重引導學生理解以下句子)以讀促悟,(粗讀尋找情感,通過情感再次朗讀,將情感升華,注重朗讀指導,讀出情感,培養學生朗讀能力。)
①“你長大了,你得學會看病”
(母親做出決定,要孩子學會獨立生存的本領)
②“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短短句子出現三個“孩子”,母親內心矛盾,猶豫不決。愛子之心昭然若揭)
師:“我發現,這么短短的句子中用到三個‘孩子’,羅嗦嗎?”
生:“不,我覺得三個‘孩子’反而刻畫出了媽媽的不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