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教材分析:本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九冊.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教材選編本課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讓學生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學情分析: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語言文字有了一定理解能力,在初讀課文后對這段歷史有一定了解,但愛與恨情感上又不是十分鮮明,尤其是把這份情感升華為民族的責任感更需要老師的引導.
教學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的生命發展,課堂學習過程就是學生生命成長的歷程,這正如新課程標準所說:"要讓學生在豐富的情感活動中獲得豐富的認識和情感體驗". 因此,在教學中,透過字里行間充分挖掘"愛恨變換"的情感主線,不斷激發學生的情感,帶著他們在愛的情感中走進圓明園,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圓明園.
依據此,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領悟作者融情于字里行間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通過閱讀感情,體會這愛恨交織的情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的輝煌壯觀.
教學流程:走近圓明園―――走進圓明園―――走出圓明園
導語:我們又有一次學習的好機會.預測一下,這節課表現的最精彩的人是誰 (自信的人一定說:是我!)最敢于表達自己想的人是誰 走出教室,有更多思考的是誰 收獲最大的是誰 今天我們走近的一段中華民族無法忘記的歷史,走近圓明園.
一,走近圓明園.
1,看到這三個字,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
師結:是啊,這三個字留給我們的太多了,能看到文字背后這一幅幅畫面說明你們會讀書了,那我們就在讀這一課,在用心去字里行間感受,用情感與它交流,你頭腦浮現的不光是畫面,一定會升華更為深刻的思考.
二,走進圓明園.
師:誰愿意讀,表達你或愛或恨的真實情感.其它同學認真聽,他讀的哪一句話也引起了你的共鳴,用筆把它標記上.(讀書要動真情.用心去的體會了,你的愛與恨與就藏在這里面了.這節課我們就挖出這字字句句中的愛與恨.)
當你讀完第一段后,最讓你震撼的是哪個詞 什么是不可估量
(盯著不可估量,指生讀出那不可估量的損失.)
那損失是怎樣的不可估量 讓我們看一看吧!
(圓明園350公頃,他們是怎樣分布的 用書上的一個詞說.)
師:"眾星拱月"大園小園相互簇擁著,這又是怎樣的美妙呀!可是卻毀滅了,可惜不 齊讀!
2,這不可估量的損失,正是它不可估量的價值.讓我們追遡歷史到150多年前,這350公頃的園林中究竟有什么 (細讀課文三,四段,把這里有了什么用序號標出來.)
匯報,每人說一處.
老師引導:
b:建筑宏偉.
有 金碧輝煌的殿堂 有 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
有 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 有 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
…… ……
有 民族建筑 有 西洋景觀
有 青銅禮器 名人書畫 奇珍異寶
想看這風格迥異建筑嗎 (幻燈)看,那可有個要求,看到后大聲用書中的詞語說出他們的特點.
師:景觀太美了,連作者者沒法用這樣精美的詞語來概括,我們一時又想的出呢.
還有沒有了 是不是就這么多 從這一段的哪一句還能感受到有很多 (寫清感受)
指讀,想象:流連其間,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
所以說它不愧是我們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