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位戰士,為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的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的頂峰,在徹底完成掩護任務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視敵人,勇于自我犧牲的革命精神。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通過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去突出人物的形象,故事性強,對學生的心靈會產生極大的震撼。
設計理念
1、以朗讀為形式,以隨文練筆為載體,學習洋思教學模式為目標,努力營造一種以學生自學為主的氛圍,培養學生的獨立自學的能力,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終極目的。
2、注重方法的指導,摒棄瑣碎的知識講解,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能正確讀寫“崎嶇、滿腔怒火、斬釘截鐵……”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的自我犧牲的精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4、領悟課文寫人寫實的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并有感情的朗讀。
2、領悟課文的寫法,學寫讀后感。
3、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語言、神態、動作的句子,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學難點
1、體會人物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領悟課文記人記事的方法,學寫讀后感。
教學時數兩課時
課前準備收集相關資料,讀一點抗日戰爭的故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抗日戰爭的故事,師生一起板書課題,再齊讀課題。
3、釋題,課題告訴我們什么了,為什么要叫他們壯士,而不叫他們戰士?
設計意圖:通過“戰士”與“壯士”的對比,設下懸念,激發學生讀課文的的興趣。
二、帶著問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出示要求:快速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完成下面的填空。
2、填空
( )年,( 、 、 、 、 )在( ),為了( ),英勇殲敵,最后( )。
3、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4、檢查自學效果,指名填空。
5、先讀后找出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
設計意圖:帶著明確的目的讀書,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注重檢查落實,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教給學生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
三、二讀課文,大聲的讀文,解決生字詞
1、出示要求:大聲讀文,采用多種方法解決生字詞,完成下面的習題。
a、認讀生字詞:日寇、晉察冀、崎嶇、懸崖、磨盤、擰開、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b、說說下面生字在書寫中應注意什么:寇、嶇,生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