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本組課文單元主題是“父母的愛”,課文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表現父母的愛。選編的四篇課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了父母的愛,本篇課文是這組課文的第三篇課文,是講讀課文。在讀寫方法上引導學生了解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來表現父母的愛的方法。
2.課題中的“精彩極、糟糕透了”在文中幾次出現,每次意義都不相同:第一次是父母對巴迪詩的評價;第二次是巴迪成長的催化劑;第三、四次出現對他來說是人生的警示語與格言。
3.作者的感情變化:得意揚揚——迫不及待——傷心痛哭——感到幸運——充滿感激
學生情況:本課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感體驗十分接近。他們對課文中母親的贊揚是愛這一點很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但在賞識教育中成長的學生,很難理解父親的批評也是愛。所以理解父親的愛將是教學課文中的難點之一。
本課書預計教學兩課時。通過第一課時的初讀,學生已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父母對巴迪的兩首詩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價,但大多數同學對課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本設計屬于第二課時,課堂上如何引領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作者逐漸理解父母的評價中包含的愛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
在學習方法上,學生能夠通過畫批的方法,從課文中捕捉自己感受深的詞句或段落,但是理解的深度不夠。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將是他們理解的難點,課堂上,老師要通過多種方法提供支架。教學方式:以讀為本,融情于境
教學手段:1.以讀為主,讀思結合法;2.邊讀邊想像,合作交流法。
技術準備:根據課文相關內容,制作ppt演示文稿
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 體會作者逐漸理解父母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2. 結合上下文、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重點:體會作者逐漸理解父母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難點:體會課文最后兩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教學過程(文字描述)
一、抓住課題,回顧內容:
1.回憶題目說特點,用擴題法概括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精彩極、糟糕透了”、“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在題目中出現,在文章中多次、反復出現,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它在文章的哪個自然段出現?并把它勾畫出來。
(明確每次出現在文章中的位置)
【設計意圖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題目表述上的特點,引導學生回憶課文主要內容,滲透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同時抓住重點語句,把握文章的主線。】
二、品讀悟情、領悟寫法:
一對短語在文中出現了四次,每一次出現到底有著怎樣不同的含義呢?一同走進文章第一部分:
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理解“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評價對巴迪心情的巨大影響,感受他的不理解
1.默讀課文的第一部分,用“﹏﹏”畫出描寫我心情的詞句,把感受批注在書上。
2.學生默讀思考,勾畫句子進行批注,教師巡視指導。
3.組織交流,體會母親帶給我的自信:
預設:(1)抓言行——感知贊美源于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