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l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說父母兩種不同的評價包含的都是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巴笛的成長過程中為什么需要兩種愛的聲音。
[教學過程]
一、由課題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寫的一篇文章(板書課題)。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些什么,或者產生了哪些疑問?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為什么要加引號?這對意見相反的話分別是由誰說的?說給誰的?……)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認讀本課生字。
2.以各種方式讀課文,把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3.學生讀書時,互動評價。
4.文章按什么順序寫的?課文可以分成哪幾部分?
(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順序一本文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了解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來的認識這兩部分內容構成的。)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學習“童年的故事”
1.當“我”寫了第一首詩后,母親是怎樣評價的,“我”的表現怎樣:父親是怎樣評價的,“我”有什么反映。父親和母親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找出有關的段落、語句,反復讀讀。
2.交流:
(引導學生弄懂:父親的“糟糕透了”的評價,一方面是因為父親比較理性,要求比較嚴格,他考慮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質量;另一個方面是因為父親針對母親晦 “精彩極了”的評價,認為兒子得到的鼓勵已經太多了,才說“糟糕透了”的。母親的評價是為了鼓勵“我”,父親的評價是為了提醒“我”、警示“我”。)
3.指導感情朗讀。重點指導描寫巴迪聽了媽媽和爸爸的評價后截然不同的反應的語句。
(二)學習“后來的認識”
1.默讀作者“后來的認識”的部分,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感興趣的問題。
2.質疑、討論。引導學生提出并討論這兩個問題:
①成年后,作者為什么越來越體會到兒時是“多么幸運”?
(作者體會兒時的幸運是因為,一是“我”有個常常鼓勵我的慈祥的母親,她常常肯定“我”,給“我”力量。母親的愛是“我”創作的靈感和源泉;二是“我”還有一個嚴厲的父親,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寫了很多作品,出版、發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來之于父母兩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運。)
交流時引導學生抓住“越來越”一詞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巴迪對爸爸媽媽的評價由不理解到理解的過程。
②作者為什么說“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這一句話寫出了“我”對母親,“精彩極了”的贊揚聲,和父親“糟糕透了”的批評聲,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發點,一個“愛”字。正因為“我”明白了父母的愛心,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謹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刮倒,意思是說,不會產生自傲和自悲。平常有父母時常的提醒,在愛的鼓舞下,不斷前進)
3.把自己喜歡的語句再讀幾遍.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四、總結收獲
1.學習了本文,你有哪些收獲。
(引導學生從思想感受,詞、句的積累和文章的表達方法等幾方面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