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漢字說課
活動開展的目標預設
五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強烈,對漢字研究也很感興趣。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小組合作經驗和能力,有良好的探究學習的基礎。由于學生也掌握一定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因此,我設立以下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漢字的起源、發展等知識;培養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會制訂研究計劃,搜集、分析、整理信息,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并用文字、圖片、辦報、故事會、制作幻燈等方式展示學習成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漢字的悠久、神奇、有趣和美麗;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規范用字的意識。
活動實施的理論應用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論指出:全面發展的特征是個人的、自由的,充分的發展,也就是說全面發展是個體的發展,而不是個別的發展,是認識、情意、審美、社會關系等領域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兒童跨進校門以后,不要把他們的思維套進黑板和語文課堂的框框里,不要讓教室的四堵墻壁把他們跟氣象萬千的世界隔絕開來,因為世界的奧秘中包含著思維和創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美國心理學家加納德的多元智能理論也認為人至少具有八種以上智能,我們應該幫助學生發現他自身各方面的才能,提高他們其中幾方面的智力強項。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充分體現了這些理論,它借助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開展綜合性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把學生今天的學習與未來的發展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據此,本次綜合性學習在活動過程中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綜合性原則。貫徹綜合性原則,要求我們視野開闊,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的廣闊空間去開發和利用語文教育資源,尋找和發現開展綜合性學習.有關漢字的資源非常豐富,可以通過網絡、報刊等多種途徑獲得關于漢字諧音、歇后語等大量素材,如果只滿足于材料的羅列與匯集,那么,本次綜合性學習就會淪為大拼盤、大雜燴,缺少了深度。整個活動應定位在宏觀、歷史和審美的維度去觀照和策劃,讓學生通過活動對漢字的起源、發展及特點有大略的了解,感受到漢字的趣,感受到漢字與生俱來的歷史的溫度和生命的氣息,并升華凝聚成對漢字的真誠的愛。
(2)實踐性原則. 在活動時,我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很具有代表性,可以引起學生對漢字的關注和思考。而這些閱讀材料來源于現實生活,反映的是漢字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學生在活動時除從書本里尋找相關素材外,還可以引導他們到現實生活里去找,做生活的有心人,因為在日常生活里,很多語言現象用的就是諧音、會意的表達方式,把現實生活中的鮮活素材充實到活動中來,可以使活動更有趣味,更有實效。同時,把活動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對豐富和發展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也大有裨益。
(3)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原則。對如何開展好本次綜合性學習,教材里都作了相關的提示,包括做一份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的活動計劃,如何結成活動小組開展活動等等,在完成必要的知識教學后,應該充分發揮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我只以指導者、參與者和建議者的身份對學生的活動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