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
教學目標:
1、能讀通課文,理解“爆炸”、“廢墟”、“破爛不堪”等詞語意思。
2、能有感情在朗讀課文,體會“父與子”的了不起。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父親從兒子身上汲取的力量。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段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父親從兒子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問:在平時生活中,你認為誰最關心你?
父母的愛是平凡、樸實、無私的,母愛如太陽溫暖而熱烈,父愛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許我們平時不太在意它,可這種平凡的愛在危急時刻會創造出驚人的奇跡。
今天我們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走進課文體驗維達爾無私的父愛。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感知大意。
1、出示圖片,讓學生感受地震的可怕和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2、課件出示閱讀提示,按照閱讀要求讀課文。
3、讀后回答問題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內容并把話說完整)
(2)出示詞語(讓學生讀詞語,指導書寫:爆 砸)
4、這是一對_____的父與子。
二、朗讀感悟
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本節課我們先學習父親的了不起表現在哪里。(引導學生體會感悟并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次序根據學生找的情況進行)
句子1: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這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父親在實現,兒子在堅守。)
句子2:你是不是來幫助我的?
(別人來勸他,他還是堅持。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
句子3: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這就是文字處理的魅力,這就是文字的藝術,短文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的漫長,地震中,一位父親手無寸鐵在廢墟中連續挖了38小時的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