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認識一個多音字“挑”。能夠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借助成語辭典,理解文中成語的意思,積累好詞佳句。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父親教導“我”的話。3、聯系課文內容,再結合生活實際,領悟“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深刻含義,說說自己以后對困難挫折應該如何去面對,樹立積極奮進的生活態度,從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句話在生活中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句話在生活中的含義。
教學準備:1、讓學生課前了解教堂、羅馬廣場、巴黎相關知識。2、教師制作課件。
一、直接導入,釋義課題
1、同學們,一次釣魚的經歷使文中的作者以及我們都受到了深刻的啟示。生活中只要我們細心體驗,還會有很多感悟和發現。那么,當我們面對理想去努力時,遇到了困難和挫折,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第14課《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師板書課題)2、“不止”是什么意思?如果請你換個詞,還可以怎樣說?那么你覺得這么多詞當中用哪個最恰當?為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是一篇譯文,也是一篇略讀課文。請同學們將書翻到57 頁單元導讀部分,再輕聲讀一遍。“一本書”是指什么?善于讀這本書的人會怎樣?學習本組課文,要把握哪些?(主要內容、得到的啟示、關鍵詞句)2、下面就請大家打開書,帶著這三個要求去讀課文。3、匯報交流: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開頭部分就說明了父親對我的教導),讀父親的話(和藹、語重心長)然后講了一件什么事?(織毛衣)也就是(開創事業)。為什么會想到織毛衣?織毛衣這件事是一帆風順的嗎?遇到了什么困難?“我”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源源不斷)第二件事是什么事?(時裝展)什么樣的?(與眾不同)為什么說是與眾不同的?展出的結果怎樣?(獲得成功)從哪里看出來的?(絡繹不絕)課文最后給我們講了什么?這句話就是(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如果讓你嘗試給課文分段,你有什么想法?2、文章的寫作特點。你覺得文章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呢?“我”在父親的教導下戰勝困難的事會很多,而“我”只選了這兩件事情來寫(選材恰當)選好了材料,在表達上也很重要。課文的兩件事情一件詳寫,一件略寫(詳略得當)3、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覺得“我”由最初的“根本不可能”到“獲得成功”關鍵是什么?(“我”記住了“父親”的教導,實現目標的方式方法不是唯一的,要善于集思廣益,敢于嘗試開辟新的途徑。)
四、總結升華
1、雖然我們才十幾歲,但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當中,在我們今后的人生之中,也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那么,你將怎樣去面對呢?
2、總結:相信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們和我一樣,都會感悟終身。“有夢想就可以去飛翔”,“成功是一種心態,只要我們能帶著希望出發,成功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當你一次次戰勝困難之后,你一定會走進你心中的羅馬”。那么讓我們記住“父親”的這句話吧,“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學生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