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案
《落花生》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 《落花生》是人教版課標本小學語文第9冊第四組課文中的第三篇。本組課文有《釣魚的啟示》《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落花生》《珍珠鳥》,這一組課文都是作者由生活中事物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因此,本課教學設計以引導學生“領悟人生、了解寫法、關注生活”為主線。 二、教學內容 《落花生》是人教版課標本小學語文第9冊課文。這篇精讀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這是一篇敘事散文,在表達上頗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三、學情分析 父親說那段話的目的學生容易曲解,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不要讓學生在課堂產生無意義的爭論。因為比喻手法所能體現的總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并非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 四、教學準備 教師查找、搜集相關資料,制作演示課件。 五、本課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一)教學目標: 1. 掌握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 2.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3.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4.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寫一種事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 2.難點:嘗試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寫一種事物。 六、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教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