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教學案例
一、教學目標1、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培養學生的語感。
2、 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做遵守社會公德的人。
二、教學重、難點
1、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兒子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2、聯系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三、教學過程
師:老師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德國,有一位中國留學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畢業以后,他去德國的大公司尋找工作。第一家公司拒絕了他,第二家公司拒絕了他,第三家公司還是拒絕了他。他一連找了20多家大公司,結果沒有一家肯接收他。他想:憑自己的博士文憑和優異成績,找一家小公司應該沒什么問題吧。但是,誰也沒想到,他找的一家小公司還是拒絕了他。這位中國留學生憤怒了!他對那家小公司的老板說:“請您告訴我,你們為什么要拒絕我?”那位老板說:“對不起,先生。我們從網上找到了一份關于您的記錄。記錄顯示,您在德國留學期間乘坐公共汽車,曾經逃過三次票。”中國留學生吃驚地說:“逃三次票算得了什么?難道我的博士文憑還抵不過三次逃票嗎?”德國老板鄭重地說:“是的!先生。我們知道您不缺文憑、不缺知識、不缺能力,但我們認為您缺了一樣東西!正是您缺的這樣東西,讓我們德國人不敢聘用您。”
同學們,我們這位中國留學生缺文憑嗎?缺知識嗎?缺能力嗎?那他到底缺了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讓我們一起到《釣魚的啟示》這里去尋找答案。
齊讀課題
生齊讀:釣魚的啟示
師:回顧昨天我們學習的內容,誰來說說這篇課文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生:詹姆斯小時候釣到了一條大鱸魚,但是還沒到釣鱸魚的時間,爸爸叫他把魚 放掉,他不情愿地把魚放了。他從這件事中受到了啟發。
師:歸納得非常完整。初讀課文后,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生:當時四周都沒有人,爸爸為什么不讓他把魚拿回家呢?
生:為什么他的腦中一片空白?
生:他放了這條魚后,后悔沒有?
生:為什么他為自己的父親而驕傲,也為自己而驕傲?他驕傲的是什么?
師:同學們初讀課文后,產生了這么多問題,說明大家讀書時,是一邊讀一邊思考的,真能干!下面老師也有一個問題,可以幫助大家解決問題,想知道嗎?我釣到大鱸魚后,我和爸爸的態度各是什么?從文中找出根據。
生:( 默讀,思考,勾畫)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大家自學的情況。我釣到大鱸魚后,我和爸爸的態度各是什么?
生:我不情愿放魚。爸爸堅決讓我放魚。
師: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我不情愿放魚?
生:“過了好長時間,……濺起了不少水花。”從這里看出:這條魚是“我”好不容易才釣到的。
生:“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這鱸魚這么大,這么美,很誘惑人。
生:“到處是靜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周圍沒有人,就是拿回家也沒有人知道的。
師:從哪兒看出爸爸一定要我把魚放掉?
生:父親看了看大魚,又看了看兒子,說:“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 “得”是一定、必須的意思。從這兒看出父親非常的堅決。
師:爸爸為什么要讓我放掉好不容易釣到的大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