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假如沒有灰塵
灰塵是人人討厭的東西,它有礙環境衛生,危害人類健康。因此,古往今來,人們總是“時時勤拂拭,勿(wù)使染塵埃(āi)”。然而你可曾想到,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
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
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百萬分之一毫米到幾百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見。陸地上空灰塵的主要來源是工業排放物、燃燒煙塵、土壤揚塵等。
灰塵在吸收太陽部分光線的同時向四周散射光線,如同無數個點光源。陽光經過灰塵的散射,強度大大削弱,因而變得柔和。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
大氣中的氣體容易散射紫、藍、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況下天空呈現藍色。灰塵則不同,它不加選擇地散射七色陽光。我們看到遙遠的天空隨高度降低而逐漸由藍變白,就是因為底層大氣中的灰塵含量較高。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由于只存在氣體對陽光的散射,整個天空將始終是蔚藍色的。
灰塵大多具有吸濕性能。空氣中的水蒸氣必須依附在灰塵上才能凝結成小水滴。這樣,當空氣中的水蒸氣達到飽和時,分散的水汽便依附著灰塵而形成穩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長時間地飄浮。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地面上的萬物都將是濕漉(lù)漉的。更嚴重的是,天空中難以形成云霧,也難以形成雨、雪來調節氣候。從地面蒸發到大氣中的水汽逐漸增加,大氣中的相對濕度不斷上升,就會影響生物的生存。此外,由于這些小水滴對陽光的折射作用,才會有晚霞朝暉、閑云迷霧、彩虹日暈(yùn)等氣象萬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大自然將多么單調啊!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辨真地看待事物,即理解“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的道理。(重、難點)
3、了解課文所用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詞典,理解生詞的意思。
一、教師伸手抓空氣,問學生:我抓住了什么?
我的手中其實有很多東西呢,不僅有空氣還有許多小顆粒,那就是灰塵。
大家都知道,灰塵無處不在,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誰能說一說你對灰塵有什么了解?
那么假如沒有灰塵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
大家能不能不看課文,說一說,假如沒有灰塵,可能會發生什么事。
二、自由朗讀課文
1、你們所說的那種情況會發生嗎?沒有灰塵的話還會造成怎樣的狀況呢?讓我們讀一讀課文吧,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2、出示詞語,指明學生讀
3、指明朗讀課文,相機糾正讀音。
三、小組合作,完成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