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學習本文形象,生動的說明;
激發學生關心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
教學重點:把握對松鼠特點的具體說明.
教學難點:學習文章的狀物方法;由課文內容延伸到"保護動物".
教學步驟:
一 新課導入:
同學們從小都受到這樣的教育——要愛護動物.為什么呢 因為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因為大千世界里的動物種類繁多,人類的朋友便許許多多.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朋友,請同學們一起看看它是誰
哦,原來是可愛的松鼠.那么,大家對松鼠了解多少呢 (學生回答)我們還是一起再來仔細觀察觀察它吧.(展示松鼠圖片)
二 關于松鼠
圖片,聲音及影片
相關知識
《辭海》中的"松鼠"條目: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 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6~24厘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筑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用昆蟲和鳥卵…… 年產1-4窩,每窩產5-10仔.分布于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筆.
…《動物學》中關于松鼠的介紹:經濟價值高的動物,根據他們用途的不同,可以分為肉用獸,毛皮獸和藥用獸三類.毛皮獸有水獺和松鼠等.松鼠棲息在樹林中,分布在我國東北和西北等地,毛皮可以做成大衣,尾毛可以制筆.
三 作者簡介
布豐(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驅者.他用40年時間寫成了《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
四 文體知識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說明文.
說明文總的要求是用"說"的手段達到"明"的目的.特點是:一 客觀性.不論是介紹事物,剖析事理,都是對客觀存在的一種反應.二 科學性.說明文的任務之一就是介紹科學知識,給人以真知. 三 實用性.說明文要求詞能達意,詞盡意旨,使人"明其言,知其意".
說明文有多種樣式,科學小品是其中一種.科學小品有兩個特點:一 短小精練.也可稱千字文,一篇集中說明一個問題,資料可靠,數據確鑿,力求知識的科學性.二 玲瓏活潑.有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可敘述可描寫,它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富于情趣,引人入勝.
本文是科學小品中的著名作品.作者布豐,是法國博物學家,科學家,貴族家庭出生,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皇家科學院,曾任法國皇家植物園園長,是凈化思想的先驅者,著有《自然史》36卷.
鏈接:常見的說明方法
五 課文朗讀
1.把握課文中紅色字體的詞語的讀音.
馴良(xùn) 乖巧(guāi) 清秀(qīng xiù) 矯健(ji o) 機警(j ng)
玲瓏(líng ) 帽纓(yīng) 歇涼(xiē) 榛子(zhēn) 櫸實(jǔ)
橡栗(lì) 蟄伏(zhé) 錯雜(zá) 苔蘚(tái xi n)圓錐形(zhuī) 梳理 (shū)
2.自由朗讀課文,然后讀出你比較喜歡的片段,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學生朗讀)
作者是用帶有文學色彩的筆調來說明松鼠的有關情況的,寫得生動而形象.
六 課文理解
1.松鼠是怎樣一種動物 找出文章中相應的段落.
明確:
(總)第1段,松鼠是一種漂亮,馴良,乖巧,討人喜歡的動物.
第2段,松鼠的漂亮.
(分)第3段,松鼠的馴良.
第4,5段,松鼠的乖巧.
(補充)第6段,松鼠是一種有用的動物.
2.研讀相應段落,完成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