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我是“小小推銷員”》說課稿
一、教學內容1、教材出處
本次教學內容選自小學語文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口語交際。
2、教材(課本內容)簡介
這次口語交際是讓學生嘗試做“小小推銷員”,向別人介紹一種商品,設計這樣一次嘗試性推銷商品的活動,旨在指導學生初步學習推銷的方法,在活動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給學生以商品推銷的初步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
3、教學內容
創設商品推銷情境,在活動情境中交流互動,真切地體驗和表現推銷角色,在傾聽與合作中,在實踐活動中,盡可能地了解這種物品,能通過自己的口頭語言把“商品”或物品介紹給同學。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推銷、學會提問、學會表達、學會欣賞、學會評價,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二、教學目標
1、課標要求
①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②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③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重點,并能簡要轉述。
④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⑤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做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⑥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2、學生學習實際
本班學生在口語交際時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也能認真耐心聽取他人的表達,語氣、語調比較適當,但在表達時缺乏條理,語言不夠流暢。
3、本節課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運用口頭語言進行交際,提高表達、應對、傾聽、提問等語言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了解、介紹和情境表演,學生能把語文與生活相聯系,會傾聽、會觀察、會表達。在情境表演中有禮貌、講方法、會評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活動陶冶熱愛生活的情趣和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協調、應對、表達能力。
難點:在介紹物品時,試著用上一些說明方法。
四、教法、學法及其理由
老師主要采用創設情境、提問的方法、了解的方法和鼓勵的方法。老師是這次推銷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主要起引導的作用。由于學生推銷的是自己所喜歡的物品,所以興趣高漲,對用途等各方面比較熟悉,只要稍加潤色就可以通順、連貫、按一定順序將物品介紹清楚。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交流,然后展示給大家。
五、教學進程及其依據
第一步: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開門見山直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物品,激發他們想表達的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第二步:分組合作 精心準備
通過合作交流讓學生自己找出推銷的注意事項,在此基礎上教師加以引導,總結推銷的基本方法,讓學生以總結的推銷方法為依據進行推銷自己的產品,同時也能用這些推銷方法對別人的推銷過程進行評價,在這一過程主要采用了小組合作、探討交流的方法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學會尊重、理解對方,參與討論、敢于發言、學會傾聽。
第三步:精心準備、推銷商品
師生合作推銷商品,其余學生認真傾聽,在聽之后學會給予適當的評價,小結推銷方法。
第四步:模擬情境、小組試賣
情景再現,通過組織有序的商品推銷活動,促進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提升。
第五步:課后作業的布置
由于語文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這一安排將口語交際與習作相結合,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同時訓練了學生的習作能力。
六、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