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桂花雨 教案7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對課后練習4中重點句的閱讀感受。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教學難點:
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1、課件
2、搜集有關寫桂花的古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生對詩。
同學們,現在正值金秋十月,校園里的桂花樹滿樹生香,隨風飄逸,彌漫四方,整個校園都沉浸在香甜的氣氛里,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享受。因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歷代文人墨客經常用美好的詩詞歌頌它。老師請大家回去找有關桂花的詩句,有沒有找到?我們現在來對一對詩如何?
2、揭示課題
大家知道關于桂花的詩還真不少,可見我們大家都很喜歡桂花。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也與桂花有關。板書課題。
3、介紹作者。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后組織學生交流初讀收獲:通過剛才閱讀課文,你對課文內容有了哪些了解?
2、引導學生再次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分別寫了哪些內容,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并把自己思考的結果與小組的同學交流,聽聽他們的意見。如果意見不同,小組長組織討論。
3、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4、練習分段。
第一段(1)“我”喜歡桂花的原因。
第二段(2—4)寫童年的“搖花樂”。
第三段(5—6)寫母親愛家鄉的金桂,“我”愛童年的“桂花雨”。
5、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自主識記生字字形。
2、練習口頭組詞。
3、《習字冊》上練習描紅。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話的意思。
3.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二、精讀感悟
(一)精讀第一段
1、桂樹在我們江南地區是一種常見的樹種,屋前屋后,我們都可以看見它。
2、桂樹是什么樣子的呢?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指名讀。
3、這么一種不起眼的樹,同學們,你們喜歡它嗎?喜歡它什么?
作者跟你們一樣的感受,喜歡它迷人的香味。
4、齊讀第一段。
(二)精讀第二段:體會“我”搖桂花時的心情。
1、引導學生多讀幾遍課文,再畫出有關描寫搖花樂的句子。
2、體會“搖花樂”。
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想象人物的內心感受。
根據“鋪”、“抱”、“搖”等動詞,表演搖桂花的動作,體會“搖花樂”。
抓住“喊”字,指導朗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學生有過淋雨的經歷,雨絲飄落在頭發、脖頸上的感受與課文中“桂花雨”的飄落有相似之處。可讓學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飄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