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說課稿
(二)、說品“愛”“頌”“戀”,感悟文本
(即珍愛梅花,讀懂人物;品頌梅花,贊誦人物;品悟眷戀,魂牽人物)
為了在教學中突出教學重點、突破學習難點,我扣“愛”“頌”“戀”三字設計錄像和圖文片課件,準備運用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自讀自悟,多樣化小組交流討論、匯報評議,新穎化想象練筆等,來進行情境教學。這一重點環節我是分三部來完成的。
第一步:珍愛梅花,讀懂人物
在學生讀懂文章內容,把握五件事分別從愛梅頌梅、眷戀祖國兩大方面來敘述的。教學時扣一個“愛“設疑引導學生先直奔重點段落學第二件事。先讓學生自讀劃句,再交流反饋:指名讀——評讀——品讀,感悟品讀句子,領會“訓斥、玷污、輕輕刮、慢慢抹”等詞的含義,讀懂外祖父對“梅花”圖的珍愛。最后小結體會語言的表達方式。
第二步:品頌梅花,贊誦人物
文本的精髓,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文本的語言、內容、情感成為學生自己的特征,“學生能品梅花秉性,悟愛國之心,學做有民族氣節的人”這是這一節課要達到的最終目的,也是教學的難點。道理好懂,品難求。這就要求教師注重“溶情”,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情。我首先播放一段并配有圖、聲、樂并茂的錄像,讓學生親眼目睹外祖父鄭重地送給“我”墨梅圖的動人情景,親耳傾聽到外祖父所說的話。使學生進入了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然后引導學生分層感悟品讀梅花的品格、靈魂、骨氣,激起學生想贊頌梅花的興趣,適時引導學生交流搜集或是積累贊頌梅花的詩句。而在學“贊譽民族氣節的人物”和“有梅花秉性的人”這兩個內容時,采用讀句——評析——品悟——聯想的方法,感悟梅花的秉性及具有梅花魂的民族氣節人物,拓展例舉古往今來有民族氣節的英雄人物。讓學生真真切切地在品讀文本,感悟文情。
第三步,品悟眷戀,魂牽人物
在體會外祖父眷戀祖國這一方面之時,放手讓學生自學“吟唐詩宋詞而落淚、因不能回國而哭泣、離別贈梅絹而傷感”這三件事。1、出示學習要求,讓學生選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選擇自己喜歡一件事自讀自學。2、合作探究,評議讀句說體會。 3、匯報交流,品讀展示 。展示“吟詩詞而落淚“這一部分時,扣詩句,悟詩情,品人思。交流評讀“因不能回國而哭泣” 這一部分時,分角色朗讀體會思國情;匯報“離別贈梅絹而傷感”這一部分時,在讀悟文句扣“血色的梅花”這一字眼,再一次品梅花魂,愛國之心。抓住契機出示配樂送別圖,來想象練寫訓練,讓學生在交流評議中觸摸老人的心聲。
(三)、說總結拓展,作業快餐
1、師總結并與學生分享搜集到的一首為老人寫的《鄉愁》詩,使學生在情境朗誦時走進華僑老人的心靈;在配樂唱《我的中國心》,使學生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愛國激情。2、放錄像(梅花圖)出示選擇性的課外作業大餐。為這一節課延伸拓展畫上點睛之筆。
一、說教材
《梅花魂》是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文章。該單元雖然體裁不同,但表達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相同的思鄉、愛國之情。本課是歸國華僑陳慧英所作,通過回憶自己和外祖父一起生活直至離別的經歷。一個個小故事,為讀者勾勒出了一位摯戀祖國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與老人交相輝映,融為一體,梅花魂巳注入老人的畢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