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熟讀課文,了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
生活習性,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教育.
(2)在了解鯨的特點上,體會說明事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搜集資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
說明方法.
(2)鯨的進化過程.
教學準備:投影片,錄像帶,圖片,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 下面我們來猜幾則有關動物名稱的謎語.
(1)八只腳,抬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2)皮里肉兒白,肚里墨樣黑,從不偷東西,硬說它是賊.
(3)像魚不是魚,終生海里居,遠看像噴泉,近看似島嶼.
師:對,最后這種動物就是我們昨天剛認識的新朋友——鯨,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2課 《鯨》
二,探究新知.
1,上節課,通過初讀課文,我們對陌生的鯨有了一些了解和認識,現在大家回憶一下,作者向我們介紹了鯨的哪幾方面的知識
板書:形體 進化過程 種類 生活習性
2,學習第一部分——鯨的形體.
(1)組織學生默讀第一部分,要求:看誰能準確的概括鯨的形體特征.
(2)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大.
(3)組織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大"的語句,畫下來讀一讀體會體會,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4)學生交流匯報,教師板書:163萬公斤 2000公斤
(5)講解說明方法.
學生默讀第一部分,用線條畫出相關語句,然后在旁邊做好批注,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組織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
(6)課件展示,加深對第一部分的理解.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感受到鯨的確很大,你們見過鯨嗎 下面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有關鯨的錄像片,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鯨——被譽為"海中之王"的雄姿.
組織學生交流看后的體會.
3,學習第二部分——鯨的進化過程.
(1)指名讀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把它畫下來.
(2)指名說,師板書:哺乳動物.
(3)活動:鯨的自述.
先自由讀文,組織語言,然后進行自述.
4,自主學習最后一部分——鯨的生活習性.
(1)利用喜歡的方式自主學習.
(2)學生交流匯報.
三,講故事,學知識.
師:接下來,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天,東海龍王心血來潮,組織魚類比賽活動,比一比哪一種魚最大 哪一種魚最重 取得名次的龍王要給于重獎.到了比賽那天,各色各樣的魚都游到指定的海峽,并順利通過了蟹將軍的查驗,進入了賽場.鯨得到了消息,也匆匆趕來了,但蟹將軍卻攔住它,不允許它進入.誰能用學到的知識給鯨一個滿意的回答.利用喜歡的方式與小伙伴交流.
學生交流,教師進行總結:鯨不是魚類,陸地,肺,胎生. 四,拓展:交流自己收集有關鯨的資料,增加學生對鯨的了 解.
五,總結收獲: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鯨有了一定的了解,還學會了一些說明事物的方法,為我們今后的習作打下了基礎,大家還動手查找了許多課外資料,豐富了自己的課外知識.希望同學們繼續保持積極的情感,用我們聰明的頭腦努力去探索自然界那無窮的奧秘吧.
板書設計: 22,鯨
形體(大)——160公斤 兩千公斤
進化——哺乳動物:肺,陸地,胎生
種類——須鯨
生活習性——食物,呼吸,睡覺,生長
寫作方法:作比較,列數字,舉例子
(通迅員:樺甸市白山九年一貫制學校 孫廣紅)
《鯨》的教學反思
《鯨》是一篇說明文,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我講的是第二課時,上完這節課,另我滿意的地方有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