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學案例及反思
《梅花魂》是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第六篇課文,講述了身在異國的老華僑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了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表露了一位華僑老人的中國心。文章在其平實的語言中飽蘸作者對深愛梅花實為愛國的外祖父的深深懷念與敬仰。
教學目標:1、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的研究主題是自學自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合作學習,創設問題情境,運用發展性評價等策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來完成教學目標的。
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入
多媒體出示梅花圖片,教師語言導入:看,故鄉的梅花又開了,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的梅花,總讓作者想起漂泊異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梅花魂》。
回憶一下,作者寫了關于外祖父的哪幾件事?指名回答并出示燈片:教我詩詞 淚珠紛紛,斥我污梅 刮抹梅污,不能回國 痛哭流涕,送我梅圖 教我學梅,隨我登船贈我梅絹。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通過播放梅花圖片,讓學生欣賞傲雪凌霜的梅花,再通過飽含感情的導入,把學生帶入情境。)
二、讀文質疑
誰知道作者離開外祖父時是多大的孩子?(五六歲)
一個孩子雖然記住了看到的經歷過的事情,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外祖父的言行使她幼小的心靈產生了許多疑問,打開課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體現出作者不理解外祖父的言行。
學生查找、勾畫、匯報。
一個幼稚的小女孩怎么能讀懂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的心呢?時光流逝,歲月帶走了這個漂泊異鄉的老人,也使當年的小女孩長大了成熟了,現在的她讀懂老人的心了嗎?你從文中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學生找到最后一段,指名讀。
終于讀懂了的時候,老人已經不在了,他帶著對祖國的深深眷戀和不能回國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再來有感情的齊讀這一段。
讀完這一段,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梳理總結出一個大問題: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老人眷戀祖國的心?
(學生針對最后一段,自己提出問題,由于問題情境創設得當,引導恰當到位,所以學生思維很活躍,提出了許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再梳理出統領全文的一個問題來共同研究。)
三、合作釋疑
每個學習小組選擇一件事入手來研究。
出示研究方法:1、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理解課文;
2、抓住重點詞語句子來理解課文;
3、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理解課文;
4、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理解課文。
各小組分工合作研究。
四、交流匯報
匯報:(一)教我詩詞 淚珠紛紛
教師補充:唐詩宋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滲透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外公教我唐詩宋詞,也是讓我從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記住自己是中國人。詩里是無邊的愁緒,是不絕的鄉思,難怪老人會不知不覺淚珠紛紛。
文中只有這一處描寫老人哭嗎?(不是,還有第三件和第五件事)學生匯報
讀唐詩宋詞時,老人不知不覺淚珠紛紛;當家人可以回國自己卻不能回去時,他痛哭流涕;他堅持送家人上船時那朦朧的淚眼,這一次次流的是思鄉的眼淚,你從中體會到老人眷戀祖國的心了嗎?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段。
接著匯報:斥我污梅 刮抹梅污
教師問;老人訓斥我是因為墨梅圖價值連城嗎?文中寫了老人對梅花的認識嗎?匯報送我梅圖教我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