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習作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借助策劃活動,學習怎樣和別人圍繞著一個話題來討論,商量出一個結果。
2、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與突破方法】
1、教學重難點:
作文。
2、突破方法:
放開讓學生自由思考,盡情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
【教學準備】
1、生回家充分預習,思考自己準備策劃一個什么樣的活動。
2、了解家鄉,與家長討論未來的家鄉會是什么樣子,為習作做好準備。
【教學程序】
一、導入
孩子們,我們學習了幾篇表達思鄉情感的課文,又要課外搜集了一些詩詞和歌曲,現在誰愿意用最有激情的聲音,最有感染力的話語來表達一下你學習完這個單元課文后的感受呢?生自由表達,師:鄉情,鄉思,鄉愁,鄉音,家鄉始終是令人夢繞魂牽的地方,“葉落歸根”“告老還鄉”見游子奔回家鄉心情之切,“鄉音無改鬢毛衰”是游子歸鄉后的感慨。古往今來,人們用各種形式和行動,表達著同樣的情感──對故鄉的依戀和熱愛。
二、提示主題
師: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濃濃的鄉情”造成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策劃一次活動吧!
三、活動設計
1、活動:
⑴ 生分組討論:
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師提示,思路應該開闊起來,不僅可以采取朗誦詩詞,演唱歌曲等方式,還可以有學生自己的創造,比如“家鄉畫展”,“我做家鄉小導游”“課本(詩詞)劇”等符合學生實際和當地實際的活動。根據學生討論的初步結果,分“朗誦詩詞”“演唱歌曲”“家鄉畫展”等。
⑵ 小組分工,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長,為活動出力。
四、活動準備
生分小組準備活動。
五、活動實施
用一次班會課,完成這次活動策劃的活動。
習作練習
1、導入: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孩子們,你們知道這是哪首詩嗎?生回答,師揭示《回鄉偶書》。師再誦:“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孩子們能說說這詩的意思嗎?
(詩人剛回到故鄉時,兒童誰也不認識他。當他在故鄉住下來后,發現離別家鄉這么多年,什么都變了,跟記憶中的一點也不一樣了,似乎只有家鄉的鏡湖沒有變。)
2、師引:同學們,你們長大后,也可能會離開我們的家鄉,當你再回來的時候,你能想想,家鄉會是什么樣子呢?
3、生自由討論。
4、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5、評議:
⑴ 師讀例文。
⑵ 小小組評析:
寫好了讀,讓小組的同學評議:有沒有把事情表達具體,有沒有抒發你的真實感情。
【同伴互評】
此設計條理清楚,先口語交際,后作文練習,比較容易操作。
口語交際內容為一次活動的策劃,活動為“濃濃的鄉情”,鄉情,即對家鄉的情感,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抓住鄉情這個關鍵詞,在做活動策劃的時候,應該設計哪些活動能反映“鄉情”?
作文練習里,學生如何想象應該是教師指導的關鍵,想象的合理化,也應該作為教學中的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