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書為侶的教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3課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多種閱讀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富有含義的句子,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概括與表達的能力。
4、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聯系其讀書體會,逐步培養學生“以書為友”的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良好的讀書習慣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反復閱讀的理由及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周游世界啊?(喜歡)那么,如果你有機會獨立周游世界,但你只能帶一件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東西呢?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讓學生自由發言,說說不同的選擇及理由,然后設置一個懸念:但是有一個人啊卻做出了一個堅定的選擇,你們想知道他的選擇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嗎?及時地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二、解釋題意
1、 老師:來,我們一起來齊讀一遍課題。接下來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指著“侶”字問,認識嗎?)“哪個小聰明能大聲地告訴大家,”侶“字是什么意思?(伴侶、同伴)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說出用字典等工具書來理解生字詞,接下來的生字就讓學生自主通過工具書去理解其意義)
2、 那么誰又能幫老師說說你對課文標題是怎么理解的,作者為什么要選擇一本書為他的伴侶呢?(讓多位學生起來回答,說說不同的見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錄音范讀(播放ppt的朗讀鏈接)。
1)老師:跟著錄音輕聲讀一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的生字詞,并注意檢查自己的讀音是否正確,讀完后將自己認為容易讀錯或寫錯的生字詞相互跟同桌說說,提請同桌應該注意什么。
2)老師:我們先來學習本課的幾個新生字詞(在ppt上展示本課的生字詞)。
2、 理清課文的脈絡
老師:小聲、自由地讀全文,給各自然段標上序號,你認為應該把課文分為幾部分,說說你這樣分的理由。
第一段:1—2自然段
第二段:3—7自然段
第三段:第8自然段
3、 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老師:同學們,請仔細默讀課文的第3—5自然段,說說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的理由是什么?(讓學生自由回答,板書:總能發現新東西)
2)老師:仔細閱讀下列句子,說說你對它們的理解,思考它們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用有什么好處?(ppt上出示下列句子)
a.這有什么關系呢?
b.你不會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見到他們了吧?
c.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它們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方法,用反問句更加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書的喜愛之情。
3)畫出你喜歡的句子。(ppt上出示下面關鍵的句子)。
a.你喜歡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是早已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光線怎么那么美!”(閉上眼睛有感情地讀這三個句子,想象一下它應該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4)將你喜歡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將你們想象中的畫面相互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