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生果》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4、讓每一個學生在能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文化的美。
學習重、難點:讀懂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并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學習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
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我愛讀書”,在前幾篇課文中,我們一直在和書進行著有趣地對話。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篇關于讀書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訴了我們什么。(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提出學習目標
(1)把課文讀通讀順,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2)抓住重點事例及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讀書、寫作之理,體會作者對閱讀的情趣。
(3)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4)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基礎知識展示
1、這節課,我學會了“比喻、心扉、吶喊、囫圇吞棗、磁石、鍛煉”等詞語。
2、我會用“牽腸掛肚、如饑似渴”等詞語說一句話。
3、我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我會解答閱讀提示的問題:作者寫了少年時代讀書和寫作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二)學文悟情展示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從重點詞句中體會情感,感覺寫法。
生1:.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
生2:.我讀得很快,囫圇吞棗,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生3:.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
生4:小時候受過的一次委屈,平常積累的那些描寫苦惱心境的詞語,像酵母似的發揮了作用。
生5:作文,要有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生6:讀了多遍課文,我發現作者在運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三)創作性展示
1、小組展示個性談感受。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段話。
3、小組展示自己創作的詩歌待。
三、激發知識沖突
課文為什么把書比作“長生果”了嗎?
四、知識拓展延伸
1、將本節課的收獲補充到自己的讀書卡中。
2、把自己在讀書中的收獲寫成一個小片段。
( 反思:“長生果”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時我以四大名著《西游記》中的“長生果” 為話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接著,以解決學生的問題為線,引導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通過重點段的閱讀,讓學生明白:一個是要構思新穎,別出心裁;一個是要有真情實感,在模仿借鑒后要進行嘔心瀝血的創造,才能夠打動人心,獲得成功。并在今后的作文中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