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教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宋代王安石眼中鄉愁是那春風又吹綠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鄉愁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張籍的眼中鄉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張籍寫的《秋思》(板書課題)。請同學們翻開書22頁。
二、初讀古詩,讀懂詩意。
師:自由朗讀古詩,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節奏讀,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生:自由讀詩。
師:我看同學們都會讀了,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起來讀,誰愿意來當一個最勇敢的孩子。
生:讀詩。
師:讀得真不錯,聲音響亮。還有誰也想來試一試。生讀。
真棒!老師聽出他讀出了古詩特有的節奏。(課件出示古詩)
(講解字音)生再讀。
師:很好。來咱們全班一齊讀《秋思》。起。
師:這首詩同學們都讀得字正腔圓了。老師也想來讀一讀。
師:同學們,老師讀得怎么樣?(分析師生讀法不同,再練讀。)
師:老師讀前四個字,你們讀后三個字。準備起。
現在老師想調換一下,你們讀前四個字,老師讀后半句,敢嗎?好準備起。
師:真不錯。可單單會讀還不夠,還要理解詩意。現在請同學們根據書中的插圖、注釋,也可以借助工具書理解這首古詩的意思,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研讀詩意。
三、再讀古詩,品悟詩情。
師:誰能告訴老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1.我讀懂了詞語的意思。
生:2.我知道這是詩的意思。
師:真厲害知道這么多。
生:3.我知道了作者是看見秋風刮起就想家了。……
師:哦,作者想家了。那是什么引起他的思鄉情呢?
生:洛陽城里見秋風。(點擊課件出示詩句)
師:可是秋風看得見嗎?
生:看不見。
師:那作者看見的是什么?
生:是葉子飄落、草黃了、雁子往南飛……
師:是呀,落葉要歸根、雁子要南飛,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見什么?
生:父母、孩子、妻子……
師:站在凄涼的秋風中,作者想——家。
因秋風而思家的,歷史上還有個典故呢。晉代張翰(點擊課件出示詩句)說:“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多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書 張翰傳》)張翰是張籍的同鄉,他寧愿棄官而回家。而張籍呢?他的家在哪?在洛陽嗎?有誰知道張籍?
生:交流張籍資料。(課件出示)
師:十年哪,那瑟瑟的秋風絞碎了詩人思鄉的心,詩人難以回鄉,愁腸百轉,他縱有千言萬語又該如何傾述呢?
生:寫家書。
師:可這是一封怎樣的家書呀?你能從詩中找出句子嗎?
生:欲作家書意萬重。(板書:意萬重)(課件出示詩句)
師:意萬重是什么意思?你能跟它換個詞嗎?
是呀,十年了,那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呀?年邁的父母、翹首遙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張籍只能把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會在信中說些什么呢?同學們拿起筆來,把張籍想說的話寫下來吧!(課件出示小練筆)
師:我看同學們都寫得差不多了,來哪個小張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讀給大家聽。
(師生互動交流,生讀完寫句再讀詩。)
師:把我們所有的話加起來張籍覺得夠嗎?(不夠)
是呀,縱有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詩人的心,這真是——(欲作家書意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