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書為侶》教學設計7
【教材簡析】
《走遍天下書為侶》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九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它介紹了作者環繞世界旅行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和讀書方法。告訴我們要與書為友,以書為侶;善于讀書,常讀常新,其樂無窮,充滿了人文情懷。文章緊密圍繞教材本單元的專題“我愛閱讀”編排,短小精致,角度新穎,比喻、假設、反問等獨特靈活的表達方式,能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設計理念】
崔巒老師強調:教師應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感悟、積累與運用的實踐中學習語文。《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語文教學應重視讀中感悟,讀中積累,以讀促寫。我們在教學中應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個與課內外的融合,努力讓學生把讀與悟、讀與寫、讀書與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感受作者“愛書、愛讀書”的熱情,體悟讀書的方法,享受讀的樂趣,讓學生對讀書充滿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復讀書的方法,并受到啟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情感,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讀書名言,回顧自己曾經讀過的一本書,想想自己閱讀經歷與方法。
2、教師整理部分讀書名言與讀書方法,課件出示生字,一些重點句子及訓練的句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為什么?
設計意圖:文本的開篇就是一個很好的情境創設,在設想中,讓學生盡情地說出自己的選擇和理由,營造一種寬松的對話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學生有了自己的選擇后,再去領悟文中的選擇時,或許更能感悟作者愛書的人文情懷。
二、釋題明意,質疑問難
1、齊讀課題,“侶”是什么意思?(伴侶、同伴)課題是什么意思?
2、質疑課題:
(為什么要選擇書為自己的同伴?)
設計意圖:就題質疑的方式似乎陳舊,但并不落后、過時,語文教學應講追求扎實、有效。只要能服務教學,有益于學生語文學習,就是好方法。本文圍繞課題質疑,很容易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旨:作者只選一本書旅行的原因。
三、初讀課文,識字讀句
1、初讀課文: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詞讀準確,并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把生字新詞畫下來,標下段落序號。
2、認字讀詞:
⑴ 教師呈現詞語,學生自由拼讀;去掉拼音,指名領讀;讀對了大家跟讀。
⑵ 教師呈現文中帶有生字新詞的重點句子,請學生讀句。
⑶ 指導寫字:
師:你們認為這些生字中哪兩個字最難寫?誰來教老師寫。
(著重指導“豫”、“趟”的寫法,學生可能認為其它字難寫,可以順勢指導,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導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