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課題2、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課型略讀課第幾
課時1課時
課時教學目標(三維)
1、認識3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談話的主要內容。
3、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與
難點自讀課文,把握訪談的主要內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教學方法與
手段本文作為閱讀課文,且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沒有復雜的句式、過多的修辭和深奧的語句,完全口語化,所以應放手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教師只需起到激趣、點撥、引領作用。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時,先激發(fā)學生對訪談的興趣,使之饒有興趣地了解課文內容;再梳理苗苗的問題,明晰季老對讀書、學習的見解;然后擴展閱讀,鼓勵學生讀整本的《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鼓勵學生利用學到的方法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
使用教材的構思本文作為略讀課文,且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沒有復雜的句式、過多的修辭和深奧的詞句,完全口語化,所以更應放手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苗苗與季老的對話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緊密相關,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辯論,如,季老是主張看閑書的,但在課上和寫作業(yè)的時候看可行嗎;苗苗的爸爸打她對嗎;學生偏科與任課教師有關系嗎;背兩百首詩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我們能成為“三貫通”的人才嗎……
課時教學流程補充
教師行為學生行為課堂變化及處理
主要環(huán)節(jié)的效果
一、話題導入,激發(fā)學生對訪談的興趣
1、不知同學們有沒有留意最近電視上《實話實說》、《藝術人生》等談話型節(jié)目十分火熱。這些節(jié)日以什么吸引觀眾獲得大家的青睞呢?
聯(lián)系學生喜聞樂見的電視節(jié)目,激發(fā)學生對訪談的興趣。
2、同學們對節(jié)目的“了如指掌”足以說明這類訪談節(jié)目的成功,一期好的節(jié)目不僅需要好題材,更需要對話雙方彼此尊重、真誠相對,以及淵博的知識,風趣的語言:
你想學習采訪嗎?讓我們一起跟隨12歲的女孩張苗來到北京大學季羨林教授的家,欣賞他們的訪談片段。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談話的主要內容
自讀課文,邊讀邊找出苗苗給季老提出了哪些問題?
學生讀后交流,教師引導概括。
板書:
閑書、偏科、學習外語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研讀課文,明晰季老對讀書、學習的見解
1、對于苗苗天真而真誠的提問,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季老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語言。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根據(jù)學生對訪談的再現(xiàn),因勢利導,明晰季老的見解以及對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導語:季老對于苗苗感興趣的那些問題,持有什么態(tài)度,他是如何解答的呢?
交流預設:
⑴把文章寫好,要多看書:
①季老主張看閑書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②同學們對《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有哪些了解?
③什么樣的書是閑書?你的父母允許你看嗎?季老是主張看閑書的,但是在課堂上和寫作業(yè)的時候看行嗎?
激發(fā)學生共鳴,促其酣暢淋漓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