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秋思》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以“讀”為主線,讀通讀順、讀出節奏、讀懂詩意、讀出感情。
2.以“思”為主導,引導學生品味詩句意蘊,體會作者情感。
3.以“思鄉”為主線,引導學生感受張籍的思鄉情,古今詩人的思鄉情。
4.通過主題拓展,積累詩句提升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讀出層次,讀出感情。
2.以“思”為主導,品味詩句蘊藏著的情感。
教學流程:課前談話
師:聽說同學們積累了不少古詩,今天老師想來考考你們。
出示月夜圖。
看著這輪明月,你想到了李白的什么詩?《靜夜思》
一輪明月勾起了李白濃濃的思鄉愁緒。這種抒發思鄉之情的古詩稱為“思鄉詩”。(板書:思鄉)思鄉詩是古詩中一個很重要的題材,老師收集了幾組有關思鄉的詩句,一起讀一讀。 (齊讀)
今天咱們來學習一首特別出名的思鄉詩,是由唐朝詩人張籍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秋思》。請同學們看老師寫下題目。(板書:秋思)
一、初讀設疑,切入“思”情
1.讀詩題。
師:請讀詩題。(生讀)
師:讀得很正確,滿懷愁緒地讀一讀。(再讀)
師:題目也能讀出味道來。
2.書寫指導。
師:詩人張籍的“籍”筆畫較多,我們一起觀察一下。要把這個字寫正確寫漂亮,需要注意什么呢?(學生交流)
師:這個字上下結構,書寫時結構要緊湊,竹字頭寫扁些,下面要寫得飽滿。讓我們在田字格中寫下最漂亮的“籍”字。
3.解詩題。字寫清楚是第一,寫漂亮是一種水平。我發現不少同學是水平很高了,F在把筆放下,讓我們將目光再次聚焦詩題——秋思。你們讀懂題目了嗎?
(“思”是思念家鄉;“秋”是秋天或者秋景抑或是秋風。)身在異鄉的游子總是滿懷思念愁緒。
4.初讀設疑。同學們發現了,詩題傳遞出一份濃濃的思念情愫。那張籍是如何在這首詩中埋下思念的種子呢?請拿出課文,自由朗讀《秋思》。注意,仔仔細細地讀上兩遍。讀詩之前,老師有個溫馨提示。
(課件出示)要求:吐字清晰,字音正確,讀通句子。(請一位學生讀。)
明白要求了嗎?好,自由讀《秋思》,開始。
5.正確朗讀,解多音字“重”。
師:誰愿意第一個來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師:詩中有一個多音字,你注意了嗎?
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個念 “zhòng”,一個念“chóng”,在這里該怎么念呢?我們先來看看不同讀音的意思再做判斷。(課件出示)重的讀法和意思。
你們認為該怎么念?
為什么在這里念“chóng”?
(你可真會讀書,注釋中有提到,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這是學習古詩的一種方法。)那你能讀一下這一句嗎?(指名讀)請你也來讀。(指名讀)大家一起正確地讀一遍。(齊讀)
6.讀出節奏。
師:同學們,讀古代的詩詞,我們不但要把它讀得正確,讀得有節奏,而且還要盡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今天咱們來一次合作,我讀第一句,你們讀第二句。好嗎?
(課件出示)帶節奏的古詩。
師:好,你們自己試著讀一讀,爭取讀出你的味道和感覺。明白嗎?按自己的節奏讀。(生自由讀)
有誰愿意再給大家吟誦一遍。
二、品讀古詩,探尋“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