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習作二》教學設計3
〖活動方案設計〗
1、活動目的:
用各種形式和行動表達著同樣的情感──對家鄉的依戀和熱愛。
2、活動對象:
全體學生。
3、活動時間:
第四周班會活動時間。
4、活動流程:
⑴ 聽:
聽家鄉新聞(聽廣播、看電視);聽教師、同學講故事(家鄉的民間故事、傳說、名人、歷史故事、英語故事)
⑵ 說:
學做導游,介紹家鄉(如自然風光、名人事跡、人文景觀、經濟建設、物產特產、風味小吃、風俗習慣……)
⑶ 讀:
瀏覽、閱讀有關家鄉的詩詞、對聯、傳說、故事、無家鄉名人的著作,有關介紹家鄉的資料。
⑷ 演:
朗誦詩詞,演唱歌曲,家鄉畫展,課本劇。
第二、三課時習作《二十年后回故鄉》
〖學習目標〗
1、能就口語交際的內容,大膽的發揮想象,寫出家鄉的變化,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引導學生修改習作,并把修改后的習作讀給大家聽。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
2、引導學生注意學習本組課文表達感情的方法,適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激發興趣
1、“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當我們搖晃著腦袋背誦著詩句的時候,你能體會到什么是故鄉情嗎?家鄉對于一名游子而言,又意味著什么?今天,我們來寫二十年后的故鄉。二十年后,我們和周圍的一切會怎么樣,家鄉會發生變化?我是什么樣子?如果我們再聚在一起,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2、提出習作要求以“以二十年后回故鄉”寫題目,展開想象,來完成一篇作文。
二、大膽想象,暢所欲言
1、因為二十年以后的事是未知的,寫這一類的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展開想象的翅膀。
2、師指導可以側重一方面來想象,比如側重變化想象,可以寫房屋道路變化,可以寫家鄉伙伴的變化;比如側重場面描寫,可以寫與好朋友久別重逢的場面;可以寫回家的歷程;還可以家鄉的某處景觀……
(可能會有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可能二十年后一條條高速公路縱橫交錯,一座座立交橋猶如彩虹橫跨藍天。那時候可能會有時光穿梭機,能夠往返于古今之間。)
3、師引想象要大膽,我們提倡異想天開,然而,想象是不能脫離實際的。要符合生活規律,和事物發展邏輯,才能使推測合情合理,生動具體,真實可信。真實、合理是想象作文的第一要素。否則只能是毫無根據的胡思亂想。
4、師引剛才同學們都在描述場景的變化,我們要在文字中體現出濃濃的鄉情,還需要描寫哪些方面?
(想象兒時的小伙伴會是怎樣的。想象久別重逢的親人會有怎樣的感慨。)
5、親朋好友的變化,最能引發我們的濃濃的鄉情。其實,古人也有許多吟詠鄉情的詩句。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等等,我們不妨可以引用它們來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思念。借古人之詩句,發自己之幽情。
三、試寫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書寫工整,語句通順。
2、回憶這組課文中作者運用的表達感情的方法,試著在自己的習作中加以運用。
四、小組評議,互改
1、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