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萬”“億”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大數目(精選2篇)
用“萬”“億”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大數目 篇1
教學內容:
p.39的例8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七第1~3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的情景,通過學生自主觀察、合作學習探索出把大數目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的方法。
2、培養學生有天理、有依據地進行思考的習慣,以及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和有條理地描述學習過程的能力。
3、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大數目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當原數的數位不夠,改寫時要用0補足。
教學過程:
一、學習新知:
1、解讀“改寫”,(板書:改寫)
舉例我們學過的改寫情況:
(1)把5.2改寫成三位小數?(5.200)
(2)把4厘米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0.04米)
說說上面的改寫有什么特點?(寫法有不同,但大小是不變的。)
2、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改寫”。通過預習你知道要改寫什么嗎?(較大的數)
復習整數的數位順序:(依次板書)
……億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 千 百 十 個
億級 萬級 個級
3、學生看書上的例8,在書上畫好分級線,指名讀出兩個大數目。
師板書:384400
149600000
(1)384400指名讀、齊讀后問:這個整數它沒有小數點,其實是藏起來了,你知道藏在哪里了么?
結合數位順序表指出:小數點就在個位的右下角, 當沒有小數部分的時候它就不用寫出來。
明確要求:把它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是多少?
學生回答后板書成:38.44萬。說說怎么想的?為什么要這么想?
注意運用小數的性質,做好化簡。
(2)149600000,指名讀、齊讀。
這個數更大了,現在請你把它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試一試。
板書:1.496億
指名說說自己是怎么做的?為什么?
(3)比較、小結:
觀察黑板上的4個數,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兩個數之間大小不變,后面的數更簡潔。)
說說你在改寫時有什么心得?((1)改寫成萬的時候,小數點向左移動4位;改寫成億的時候,小數點向左移動8位。(2)改寫成的小數如果末尾是0的,要化簡。(3)最后不能漏寫單位名稱。)
二、鞏固練習:
1、試一試。讀出數,并改寫。指名交流
2、練一練。把橫線上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指名讀,再改寫。交流。
注意409千米在改寫的時候,小數點向左移動4位,位數不夠,要用“0”補足。
第2小題方法基本同上。
3、完成練習七第1~3題
(1)讀出四個城市的人口數量,再改寫。
也可簡單地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想。
(2)三種作物的總產量。先讀,再改寫交流。
(3)簡單介紹地球上的五大洲四大洋。中國屬于亞洲,是人口最多的一個洲。也可請學生簡單說說自己所知道的國家屬于哪個洲。
讀出各洲人數,依次改寫。交流。
總結說說改寫成萬和億之間的聯系。
三、布置作業。
課后小記:
讀較大的數,對學生來說不是一件很順利的事,很多同學讀得結巴。所以我統一要求學生讀數前要先畫好分級線。 “亞洲人口3769000000人”改寫成萬人時,寫法沒問題:376900萬人。但讀的時候有分歧:(1)三十七億六千九百萬人(2)三十七萬六千九百萬人。建議學生按第二種方法讀,即寫多少讀多少。
在讓學生猜整數的小數點藏在哪里時,很多同學誤會成改寫后的位置。
用“萬”“億”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大數目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是學生理解和掌握把大數目改寫成用“萬”或“億”做單位的小數的方法,會把一個大數目改寫成用“萬”或“億”做單位。
2、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數學的文化價值。
3、通過對“白色污染”的數字改寫,使學生提高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會把一個大數目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引導復習舊知:我們我們已經學過把整億、整萬的數改寫成“萬”或“億”做單位的數,改寫后會方便讀數和寫數,有助于理解較大數的意義。大家想一想,怎樣改寫較大的數?
2、把下面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做單位的數。
(1)以“萬”作單位:980000 50000 3120000
(2)以“億”作單位:5400000000 3020000000 12000000000
3、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利用小數的知識,把不是整億、整萬的數改寫成用“億”或“萬”為單位的數。
二、新知探究
1、讓學生看課件,并記下其中兩個較大的數字。
演示銀河系的錄象,逐漸推到太陽、地球、月亮,最后以虛擬的三者關系定格,用字母介紹: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大約是384400千米,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49600000千米。
2、探究把384400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是多少?
(1)提出問題:把38440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是多少?讓學生小組思考、探索、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
提示學生:384400中多少各萬?萬以下的數怎么處理?
(2)在學生完成探索并交流后,每組派一名代表匯報本組探索的結果。其他組的同學評一評,想一想,看看其他組的探索過程和結果有什么優點和不足?
(3)引導學生一起探究:384400里有38個萬和4400個一。用“萬”作單位,整數部分應該是38,其他部分應該是小數部分,應該寫成38.4400萬,再根據小數的性質去掉末尾的兩個0,應該是38.44萬。
(4)歸納總結方法:把一個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只要在萬位有百年點上小數點,再在數的后面添寫“萬”字。末尾的0一般應去掉。
3、用同樣的方法探究把149600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是多少。
三、練習拓展
1、讓學生看關于第40頁“試一試”練習的課件,并記下其中較大的數字。
課件演示銀河系的錄象,逐漸推到太陽系,畫外音介紹:在九大行星中,水星離太陽的距離最近,大約是57910000千米。提問:水星離太陽大約是多少億千米?
2、探究把57910000改寫成“億”作單位的數是多少。
(1)分析題意指出:題的實質就在于把57910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讓學生小組思考、探索、交流:你是怎樣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
提示學生:57910000到了億位了嗎?有沒有1億?應該怎樣處理?
(2)引導學生一起探究:57910000沒有1個億,也就是0個億,所以應該在個位上寫0。后面緊接著就是千萬位和它后面的數,共有57910000個一,所以應該寫成0. 57910000億。再根據小數的性質去掉末尾的兩個0,所以是0.5791億。
(3)歸納總結方法:把一個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如果這個數不足這個單位,就應該在前面添0。其他缺位的,也要添上0占位,最后再在數字末尾加上單位。
四、練習鞏固
1、引導學生歸納:今天我們學習了把一個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大家來歸納一下改寫方法吧。
2、學生歸納后總結:把一個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求的是準確數,就在“萬”或“億”的后面點上小數點。小數末尾的0要去掉,遇有單位名稱的要寫上單位名稱,應用“=”表示,并寫上單位“萬”或“億”。如果這個數不足這個單位,就應該在前面添上0;其他缺位時的,也要添上0占位。
3、出示練習題
小明家每天家里要用12個塑料袋,照這樣計算,全校所有同學一年大約要用多少個塑料袋?合多少萬?
(1)提問:讀了這個題目,我們應該先知道些什么?
學生交流回答:應該先了解我們學校大約有多少同學。
初步計算,得到大約是500名同學。
獨立計算,交流答案:全校所有同學一年大約要用2190000個塑料袋。合219萬。
(2)提問:做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感覺?照這樣算,蘇州一天要產生多少“白色污染”?全中國呢?合多少億?
學生談談塑料袋的危害,“白色污染”給人們帶來的麻煩。
假設全中國有4億家庭,那么一天就要產生48億只塑料袋。
根據得到的驚人的數字,感嘆人們的一舉一動對環境造成的重要的負面影響。
提問:那么如何能改變這樣的局面,如何讓“白色污染”遠離我們的生活?
發現只有從自身出發減少使用塑料袋才能讓“白色污染”遠離我們的生活。
五、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想要和同學們說什么?
六、布置作業
《同步探究》“用‘萬’、‘億’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大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