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 《數的世界》教案(通用17篇)

《數的世界》教案

發布時間:2023-09-01

《數的世界》教案(通用17篇)

《數的世界》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節課復習的內容是本學期學過的有關分數的運算與及求比值與化簡比的知識。課本第1題直接寫得數要求復習到分數的加、減、乘、除的基本運算的基本方法,要求學生百分百過關的。第2題是第1題的提升。第3題是關于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與及運算定律、性質的復習,各小題都有不同的知識點。第4題則是化簡比與求比值的計算。從上面4題可以看出本學期學生必須要很好掌握好分數計算同時也要認真區分化簡比與求比值。從教材內容來看好象只是安排了計算方面的復習,但實質從整個整理與復習來看,我們除了要復習以上的計算外還要簡要復習到與本節相關的內容。比的意義,比的性質,比與除法和分數之間的對應關系,比跟除法、分數的主要區別,化簡比,求比值,化簡比與求比值的區別,分數乘除法的方法與意義,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倒數等。

  【學情分析】

  由于分數的計基本是貫穿于整個學期,所以分數的基本計算學生沒有很大問題,關鍵就是分數乘除法意義,分數的一些混合運算與簡算,倒數的一些基本知識,時間間隔比較長,學生遺忘比較多。另外比的有關知識學生學過的時間間隔還不是很久,所以這一部分的知識學生應該會掌握得較好,重點還是對比一下求比值與化簡比,另外對比、除法與分數的關系再加深學生的印象。

  【設計思路】

  1.讓學生自主整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

  2.先易后難,先熟后生。盡量讓學生由感性認識上長為理性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能進一步算好分數計算題,同時也進一步使分數計數與以前學過的整數小數計算更好整合。

  2、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與性質,區分求比值與化簡比,能進一步理解分數、除法和比的關系。

  3、使學生通過復習讓學生感受復習的必要性,掌握一定的技能,復習的必要性。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提高學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分數基本計算,求比值,化簡比。

  2、難點: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及簡算。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

  學具: 學生課前整理

  教學過程:

  一、回顧并整理整體框架。

  指導復習的內空P114“數的世界”,學生讀一遍,然后進行小組交流復習所提內容。并板書框架。4大點。

  [設計意圖]本節課是復習的第一課,讓學生明白要復習什么大內容可以分為幾塊知識點,好對復習做一個計劃,同時板書主要提綱是讓學生能更清楚各個知識脈絡,也為以后復習做好基礎同時也是傳授學生整理復習的一種方法。

  小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是對知識的互補,能讓學生專心表現自己,同時也增加全面參與的機會。

  二、回顧并整理本學期有關比的知識。

  [設計意圖]先復習比,因為學生的印象較深,遣忘沒那么多,復習起來比較容易,為后半節課的復習爭取時間,會使課堂教學更加順利。

  1、引導學生回答出:比的意義、性質,比、除法與分數的關系,對比求比值與化簡比。并讓學生說一說、讀一讀,講練習20:50求比值與化簡比。

  [設計意圖]主要是對一些比的知識進行回憶,目的是讓優生通過復習能得到一個新的提高,對中下生的復習、學習也能起到很好的幫助。

  2、練一練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

  [設計意圖]目的是檢查學生是否對求比值與化簡比真正理解。同時通過練習進一步規范解題。

  三、回顧并整理本學期有分數運算的知識。

  1、引導學生口頭復習分數乘法的意義與計算法則,倒數,分數除法的意義與計算法則,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計算我們對方法只作一些簡單的說明,關鍵是學生能正確計算,我們主要反時間用在具體的計算過程中,所以為節省時間盡量采用說一說的方法。

  2、練習第2題的第3行。

  [設計意圖]第1、2題我里選擇第2題的第3行,因為這些題目中都是基本計算,平時我們課堂教學中練習較多,學生不會有很大困難,如果每一小題都在課堂上完成可能會造成時間不夠,所以把比較容易的題留作為家庭作業。只用第3行作一個基本了解就可以了。如果發現問題較多就作一個教學調整。

  3、練習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并邀請一部分學生到黑板來板書。

  [設計意圖]本題的每一小題都是不同類型的題目,對中下生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每題都要板演出來讓學生盡量都能做正確。

  全課小結:對本節課的復習知識體系再簡要說一遍。

  [設計意圖]這樣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明白本節課復習了什么,接下來的任務又是什么。

  布置作業。

  學生對本節所復習內容、知識要點進行整理,P114面第1、2題。

  [設計意圖]同時對復習的內容與方法進一步加深。

《數的世界》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數加、減、乘、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口算、筆算相應的小數加、減、乘、除法式題,會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3、能應用運算律和其他一些運算規律進行小數的簡單計算,

  4、能應用學過的小數四則混合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5、能根據具體情境合理求出積、商、的近似值。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小數口算。

  p121第12題。指名學生口算,結合口算,選擇3~4題讓學生說說怎樣想的。

  二、復習加、減法筆算。

  (1)做p121第6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2)讓學生說一說每組中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問:為什么每組題里數字相同,得數不一樣?這兩組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數點對齊相加減)

  小數加、減法計算的關鍵是什么?(板書:小數加、減法,把小數點對齊)

  三、復習小數乘法計算。

  ( 1)做p121第9題前三題。

  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 2)提問:這兩題先都看做什么數乘?都看做 48×67,為什么積里小數部分的位數不一樣?

  小數乘法的關鍵是什么?

  四、復習小數除法計算。

  (1)做p121第9題后三題。

  指名一人極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2)提問:這一組的兩道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怎樣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怎樣算的?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的關鍵是什么?商的小數點的位置是怎樣確定的?

  五、復習簡便算法

  1、你學到了哪些運算定律或規律?(板書)

  追問: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整數和小數)

  2、找出p121第7題和第11題中可以簡便計算的題目計算。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各是依據什么來做的。

  指出:應用運算定律或規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在計算時,要根據數據和運算的特點,能簡便運算的就用簡便算法。

  六、復習循環小數的概念

  1、2÷3的商用循環小數的簡便形式表示是( ),保留兩位小數是( ).

  2、2.3÷3的商用循環小數表示是( ),循環節是( ),保留三位小數是( ).

  3、2.89,2.89,2.89中,最大的一個數是( ).

  (注:第一個是89循環,第二個是9循環)

  七、解決實際問題

  1、p121第8題

  (1)說說要求問題各要知道什么條件?

  (2)有幾種走法,比較走法。

  2、p121第13題

  獨立完成,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p121第14題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八、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的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數的世界》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

  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教學重、難點]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根據“水果店”的情境,讓學生說出有哪些數,并進行分類。在比較中認識自然數、整數,使學生對數的認識進一步系統化。

  二、解決問題

  1、根據問題寫出算式

  5×4=20(元)

  根據這個乘法算式說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并強調倍數與因數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在利用乘法算式說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的基礎上,出示一個整數除法算式,如:18÷6=3啟發學生思考:根據整數除法算式能不能確定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注意:在研究倍數和因數,范圍限制為不是零的自然數。

  2、你寫我說

  讓學生同桌間互相寫算式,再說一說。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

  三、鞏固練習

  1、判斷題目中給的數是不是7的倍數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學生交流,使學生逐步體會可以通過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來判斷。

  2、找7的倍數:

  先獨立完成,再介紹方法,要注意引導學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讓學生領會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四、練一練:

  第2題:先讓學生獨自完成,再集體訂正,并交流方法。

  第3題:先讓學生獨立寫一寫,再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較的過程中體會怎樣做到不重復、不遺漏。體會到像這樣找一個數的倍數,一般用乘法想比較方便。

  [板書設計]

  數的世界

  像0、1、2、3、4、5、…這樣的數是自然數。

  像-3、-2、-1、0、1、2、…這樣的數是整數。

  5×4=20(元)20是4和5的倍數

  4和5是20的因數

《數的世界》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有如下三個要點:

  1、完善對數的認識。教材用描述性語言對前面所學的數(自然數和整數)加以梳理、歸納,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數學交流。

  2、以描述性語言提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結合具體案例使學生初步理解倍數和因數的關

  系,并能結合具體的含有積的乘法算式正確判斷倍數和因數。

  3、明確本教材只在非零自然數,即正整數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

  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三、教學重點:

  理解倍數和因數的含義。

  四、教學難點:

  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探索新知。

  1、呈現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

  2、揭示概念。

  (1)請同學們觀察這些數,按照它們的特征可以怎樣分類呢?它們各屬于哪一類呢?引導學生揭示自然數、整數等概念。

  (2)你在生活中都遇到過哪些數?把你想到的數與小組同學交流一下,看看它們是哪一類數?

  3、認識倍數與因數。

  再次引導觀察情境圖思考。從圖中你還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列出乘法算式:5×4=20(元)

  (2)以算式為例,說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

  引導思考:在乘法5×4=20中,5和4是什么數?20是什么數?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發現:5和4是乘數,20是積,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乘數×乘數=積

  指出:由于解決問題的需要,當我們探討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時,可以說20是4和5的倍數,4和5是20的因數。

  (1)你能根據乘法算式18÷6=3這個算式來確定兩個數之間的倍數和因數的關系嗎?

  (2)在研究倍數和因數時,范圍限制為不是零的自然數。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

  4、找倍數。

  觀察第3頁上的“找一找”

  (1)判斷。請你用自己的方法判斷,然后全班交流。

  (2)找7的倍數。

  (二)看書質疑。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3頁的內容,巡視并答疑。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四)游戲

  同學們,要下課了,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游戲,規則是這樣的,老師出示一張卡片,如果你的學號是卡片上的數倍數,你就可以出教室,但要到講臺前大聲說一句“幾是幾的倍數,或幾是幾的因數”。

  (五)作業。

  第3題:請寫出100以內所有的6的倍數。

《數的世界》教案 篇5

  一、口算練習

  書本第116頁第13題

  學生獨立完成,一人報答案核對。

  指名說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二、復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書本116頁第14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自己本子上,4人板演。

  講評時說說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如何計算的?

  再說說計算中的注意點。板書:能約分的要約分

  三、復習混合運算以及簡便計算

  1.課件出示:3/4+1/2-2/3 2/3-(1/6+1/5)

  (1)指名說說運算,強調分數加減互un和運算與整數運算順序相同。

  (2)學生獨立完成在本子上,2人板演。

  (3)講評,提出注意點。

  2.課件出示:3/8+2/9+5/8 1-7/13-6/13 15/8-(7/8+8/15)

  3/4-(1/4-1/12) 12/13+7/11-12/13+7/11 4/7-3/8+5/7-5/8

  (1)學生觀察這些混合運算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引導,異分母中有同分母)

  (2)學生獨立練習,6人板演。

  (3)講評板演,說說每題的特點。

  3.書本116頁第15題

  (1)學生找出可以簡便計算的題目,說說你是根據什么找的?

  (2)分組練習,6人板演。

  (3)講評。

  四、復習解決問題

  1.書本116頁第16題

  學生獨立解答,一人板演,集體講評。

  2. 書本116頁第17題

  學生讀題理解,列式解答

  3. 書本116頁第18題

  (1)指名說說本體隱含了一個什么信息?

  (2)把什么看作單位“1”?

  (3)列式解答,講評。

  4. 書本116頁第196題

  (1)讀題理解

  (2)列式解答。

  五、全課總結

  本節課你理順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六、布置作業

《數的世界》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課本2~4頁。

  教學目標

  1、結合教材提供的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并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

  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3、學生經歷認識倍數和因數的含義,能對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作出合理的解釋。

  4、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地歸納與類比,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5、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探究因數與倍數。

  教學難點

  倍數與因數的關系的理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談話。

  教師: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的世界里。

  板書課題:數的世界。

  2、課件出示情境圖。p2圖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活動一:看一看

  1、教師問:圖中有哪些數?誰愿意扮演小小售貨員向大家介紹一下水果的價格?

  2、你知道這些表示水果的價格的數,分別是什么數呢?

  3.6和5.8是小數,6和4是整數。

  3、問:我買5千克梨,需要多少錢?(生答:4×5=20(元))

  活動二:試一試

  1、看書學習什么是自然數和整數。

  (1)指名說說什么是自然數,什么是整數。

  (2)教師:任意說一個數,學生判斷它是什么數?

  (3)課件出示練習

  2、引入因數和倍數的學習。

  課件再次出示5千克蘋果需要多少元的算式,引導學生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問:在什么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呢?

  學生討論后回報結果(課件出示智慧老人的話:我們只在自然數(零除外)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

  3、教師任意寫一個乘法算式,先判斷符合倍數和因數的范圍嗎?再判斷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活動三:說一說

  根據算式,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

  25×3=75   14×6=84   20×5=100

  (1) 同桌倆人一人說一人判斷。(2)指名匯報。

  4、完成課件上兩題,再次強調因數和倍數的范圍。

  三、鞏固練習

  找一找:下面哪些數是7的倍數?

  14   17    25  77

  (1)教師:用什么方法來判斷這些數是不是7的倍數呢?

  (2)學生答:14÷7=2,14是7的倍數;17÷7=2……3,17不是7的倍數。

  練一練:

  1、 完成看誰找的快

  2、 寫出100以內6的倍數

  3、 把下列數按要求歸類

  4、 先根據算式填空

  5、 完成判斷填空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什么收獲?

  五、作業。

  “練一練”第2、3題

《數的世界》教案 篇7

  一、復習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

  1.書本114頁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講評時說說用什么方法?這三題分別屬于什么情況?

  2.出示:6和12 7和8 8和12 9和15

  學生同桌快速說出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3.課件出示:

  (1)用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拼成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最短是多少厘米?

  (2)一包巧克力,如果平均分成給8個小朋友,正好分完;如果平均分給10個小朋友, 也正好分完。這包巧克力至少有多少塊?

  (3)公交車起點站每隔10分鐘發一次3路車,每隔15分鐘發一次4路車,兩輛車同時發車后,再隔開多少時間又同時發車?

  (4)一般學生,人數在30到50之間,在體操表演時,總能剛好分成6人一行,12人一行,24人一行。這班學生有多少人?

  課件依次出示,學生讀題理解后,獨立完成,四人板演。

  講評板演時指名說說這四題實際上就是求什么?

  4.書本114頁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說說如何求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5.課件繼續出示:

  (1)把25厘米和30厘米的兩根彩帶剪成長度一樣的短彩帶且沒有剩余,每根段彩帶最長是多少厘米?

  (2)把一張長15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剪成同樣大小且面積盡可能大的正方形,紙沒有剩余,可以剪多少個?剪出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

  (3)用96朵紅花和72朵白花做花籃,如果每個花籃里的紅花朵數都相等,白花朵數也都相等。每個花束最小有幾朵花?

  學生讀題后自主完成,三人板演。講評時注意與最小公倍數題的對比。

  二、復習確定位置

  1.指名說說用什么來表示位置?

  2.數對是怎樣表示的?

  3.板書(3,4)(5,6)(x,5)(5,y)說說每個數對所表示的位置。

  4.書本119頁第28題

  (1)學生讀題理解后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

  三、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你覺得解決這類問題要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業

《數的世界》教案 篇8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4頁第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會用等式的性質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簡單方程,能正確理解簡單實際問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含義,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以及100以內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教學重點: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師: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有關方程的哪些知識?誰能說說什么是方程?能說說等式與方程的聯系與區別嗎?

  二、復習方程有關知識

  1.完成第1題。學生口答: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么?

  2.完成第2題。師:我們在解方程時,根據什么解的?誰能說說什么是等式的性質?

  3.指導完成第3題。師:你知道這卷薄膜展開后是什么圖形嗎?“正好鋪滿”說明這塊長方形秧田的面積就是多少?表示長方形面積的等量關系是什么呢?

  4.指導完成第4題。

  三、復習公倍數和公因數。

  1.復習概念。

  2.完成第5題。每組數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找到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

  3.完成第6題。你是怎樣找到30和45的最大公因數的?24和6這兩個數有什么特點?它們的最大公因數是幾?為什么?10和21有什么特點?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可以怎么找?

  四、課堂師:

  通過復習,你對方程的意義及解方程還有什么疑問呢?在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數的世界》教案 篇9

  一、復習分數的意義

  1.課件出示:說說下面各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單位。

  8/9 2/3 5/4 4/7 11/3

  同桌互說,指名口答。

  2.書本114頁第7題

  (1)學生獨立完成,同桌先交流。

  (2)全班交流,明確3/4有兩種表示意義的方法。

  二、復習真分數和假分數

  1.書本115頁的9題

  (1)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說分類標準。

  (2)交流時說說真假分數的特征。

  2.把上題的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1)學生做完后交流。

  (2)明確化成整數的就愛分數有什么特點?

  三、復習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1.指名說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板書:a÷b=a/b (b不等于0)

  2、書本115頁第8題

  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

  四、復習約分通分

  1.課件出示:找出下列分數中的最簡分數,能約分的要約分。

  22/8 42/16 40/105 49/7 39/26 27/18

  學生獨立完成,講評時強調要約成最簡分數。

  2.書本115頁第11題

  (1)同桌互說各單位間的進率。

  (2)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提醒約分。

  (3)全班交流。 1/4 2/3

  3.課件出示:把下列每組中的兩個分數通分。

  3/8和7/10 5/16和1/4 3/10 和3/4

  (1) 學生獨立完成,4人扮演。

  (2) 說說通分的注意點。

  五、復習分數比較大小

  1.指名說說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

  2.你會靈活選擇合理的方法比較大小嗎?

  書本115頁第10題

  (1)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查看學生選用比較大小的方法。

  (2) 講評時說說哪種方法更合理?

  (3) 總結。

  六、全課總結

  七、布置作業

《數的世界》教案 篇10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談話。

  教師: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的世界里。

  板書課題:數的世界。

  2、出示情境圖。P2圖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活動一:看一看

  1、教師問:圖中有哪些數?誰愿意扮演小小售貨員向大家介紹一下水果的價格?

  2、你知道這些表示水果的價格的數,分別是什么數呢?

  3.6和5.8是小數,6和4是整數。

  3、問:我買5千克梨,需要多少錢?(生答:4×5=20(元))

  活動二:試一試

  1、看書學習什么是自然數和整數。

  (1)指名說說什么是自然數,什么是整數。

  (2)教師:任意說一個數,學生判斷它是什么數?

  (3)出示練習

  2、引入因數和倍數的學習。

  再次出示5千克蘋果需要多少元的算式,引導學生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問:在什么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呢?

  學生討論后回報結果(出示智慧老人的話:我們只在自然數(零除外)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

  3、教師任意寫一個乘法算式,先判斷符合倍數和因數的范圍嗎?再判斷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活動三:說一說

  根據算式,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

  25×3=75 14×6=84 20×5=100

  (1)同桌倆人一人說一人判斷。(2)指名匯報。

  4、完成上兩題,再次強調因數和倍數的范圍。

  三、鞏固練習

  找一找:下面哪些數是7的倍數?

  14 17 25 77

  (1)教師:用什么方法來判斷這些數是不是7的倍數呢?

  (2)學生答:14÷7=2,14是7的倍數;17÷7=2……3,17不是7的倍數。

  練一練:

  1、完成看誰找的快

  2、寫出100以內6的倍數

  3、把下列數按要求歸類

  4、先根據算式填空

  5、完成判斷填空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什么收獲?

《數的世界》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

  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的倍數。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教材創設了一個“水果店”的情境,呈現了生活中的數有自然數,負數,也有小數,在比較中認識自然數和整數,使數的認識進一步系統化。然后,教材并沒有像原來那樣從整除的概念入手,從整除出發認識倍數和因數,而是利用整數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教材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列出算式5×4=20元,以這個整數乘法算式為例說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即20是4的倍數,20也是5的倍數,4是20的因數,5也是20的因數,引導學生認識倍數與因數,體會倍數與因數的含義。最后,安排了“找一找”的內容,判斷一個數是不是7的倍數和找7的倍數,指導學生利用原有的乘除法知識,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可以找到哪些數,除了教材中已經呈現的自然數、負數、小數,還可以學生結合“半個西瓜”說分數,然后引導學生把這些數分一分,再揭示自然數、整數等概念。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尋找用自然數、整數、小數、分數、負數表示的信息,記錄下來并與同學交流,使學生體會生活中的各種數。然后,教師在利用“5×4=20”說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再舉一些例子,讓學生根據算式說說倍數與因數,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舉一些例子來說一說,在說的過程中體會倍數和因數的相互依存關系。在利用乘法算式說明倍數和因數含義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出示一個除法算式,如 “18÷6=3”,啟發學生思考,根據整數除法算式能不能確定兩個數之間倍數和因數的關系。教學中要向學生說明:在研究倍數和因數時,范圍限制為不是零的自然數。

  “找一找”的教學可以分成兩個層次進行,先進行判斷這些數是不是7的倍數的教學,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斷,再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逐步體會可以通過想乘法算式或想除法算式的方法來判斷。再進行找7的倍數的教學,引導學生體會一般可以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來找一個數的倍數,要注意引導學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讓學生領會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練一練〗

  第1題  本題主要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倍數與因數的關系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同桌間互相寫算式,再說一說。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

  第2題  先讓學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數和6的倍數,并用不同的符號作好記號。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并讓學生說說找倍數的方法。最后,說說哪幾個數既是4的倍數、又是6的倍數。

  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一寫,再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較過程中體會怎樣做到不重復、也不遺漏。像這樣找一個數的倍數,一般用乘法想比較方便。

  《數的世界》教學反思

  本節課首先創設了一個“水果店”的情境,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呈現了生活中的數有自然數、負數,也有小數,在比較中認識自然數和整數,使學生對數的認識進一步系統化。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與參與的興趣,引導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問題。

  其次,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水果店里的數以后,在學生獨立嘗試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如何合理分類,這樣以小組討論作為探索新知的起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給學生搭建自主的活動空間和交流的平臺。讓每個學生都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想法,同時也傾聽同伴的觀點,相互學習。

  在利用乘法算式說明倍數與因數含義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倍數與因數的相互依存關系,并逐步讓學生領會到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不足之處:還有一部分學生未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如何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數學研究中來,仍有待于進一步的加強。

《數的世界》教案 篇12

  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這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編排在揭示倍數和因數概念時,是讓學生根據現實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在找一個數的倍數時,也是讓學生運用乘除法知識,探索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本節課是在學生學過整數的認識、小數、分數、負數的認識等知識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本課知識的學習是以后學習公倍數與公因數、約分、通分等知識的重要基礎。學好這部分內容,對培養學生的數感,提高數學探索能力,解決實際問題都有重要的作用。

  2、說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和學生認知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在100以內找到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找數學信息,分類,解決問題等活動中。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3、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教材分析及教學目標的導向,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自然數和整數,倍數和因數,能按要求找出一個數的倍數。

  教學難點:自主探索并總結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4、說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二、說教法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改變傳統課程實施中過分依靠教材,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的現象。本節課的設計,按照這一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遵循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學生操作、探究為主線,首先從學生找數字入手,由淺入深,認識自然數和整數,然后結合乘法算式認識倍數和因數,最后自主探究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

  三、說學法

  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和自學能力是學法指導的重點。學生通過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進行觀察與思考,在合作交流中認識自然數和整數,倍數和因數。通過自主探索發現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1、結合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

  本節課開始,我就利用猜數字的謎語導入,由數字進入本課主題――數的世界。接著出示情境圖,讓學生找出圖中的數字,并將找到的數進行分類。然后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本,通過觀察,比較等思維活動認識自然數和整數。

  (設計意圖:我設計用數字激趣導入,不僅可以喚起學生對數的回憶,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學生通過找數字、分類和自讀教材等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乘法算式認識倍數和因數

  在這個環節我讓學生結合情境圖幫淘氣選擇一樣商品,并計算出價錢。在學生匯報的同時,我選取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板書。然后讓學生自讀教材并結合黑板上的乘法算式認識倍數和因數。同時,我會舉出一個不在研究范圍內的例子,讓學生在我糾正錯誤的同時,也可以為自己敲響警鐘。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我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認識倍數和因數。對于學生容易忽略的倍數與因數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我利用人物關系幫學生記憶。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更清晰地明白在描述倍數和因數關系時,一定要說請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

  3、自主探索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

  在這一部分我是以問題為中心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活動的。我先提出問題:1下面哪些數是7的倍數?與同學交流你的看法。(14、17、25、77)這一問題的提出,會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尋求規律。然后發現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然后我再提出下面兩個問題:2你還能找出7的其他倍數嗎?3你能找出100以內 7的所有倍數嗎?

  (設計意圖:設計這樣一系列有梯度有挑戰性的問題,能夠讓學生去深入思考、猜測、探究,最后發現方法。)

  4、鞏固新知,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將書上的習題轉變為游戲形式。讓學生分別為4的倍數和6的倍數找家。12和48這兩個既是4的倍數又是6的倍數的特殊數字。學生在處理時可能會產生疑問。我會抓住時機,向學生滲透集合的思想。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也為以后學習公倍數打下基礎。)

  五、說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這樣的板書設計,能夠將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呈現于學生面前,讓學生可以清晰的總結出本節課學會了什么。)

《數的世界》教案 篇13

  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數的世界》。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這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過整數的認識、小數、分數、負數的認識等知識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本課知識的學習是以后學習公倍數與公因數、約分、通分等知識的重要基礎。學好這部分內容,對培養學生的數感,提高數學探索能力,解決實際問題都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在100以內找到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找數學信息,分類,解決問題等活動中。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自然數和整數,倍數和因數,能按要求找出一個數的倍數。

  教學難點:自主探索并總結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4、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二、說教法

  我將采用“情境激趣、誘導探究、分組合作式”教學法。

  三、說學法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結合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

  本節課開始,我利用情境圖,讓學生找出圖中的數字,并將找到的數進行分類。然后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本,通過觀察、比較等思維活動認識自然數和整數。

  (1)、讓學生說說從圖中可以找到哪些數。(自然數、負數、小數)(2)、讓學生結合“半個西瓜”說分數

  (3)、引導學生把這些數分一分,再揭示自然數、整數等概念。

  (4)、揭示課題

  (二)小組合作,結合乘法算式認識倍數和因數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本環節我設計小組自學活動,通過同伴交流逐步形成自學能力,體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通過學習的遷移,自己寫一個乘法算式說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

  (1)、教師利用“5×4=20”說明倍數與因數的含義,再舉一些例子,讓學生根據算式說說倍數與因數。

  (2)、讓學生自己舉一些例子來說一說,在說的過程中體會倍數與因數的相互依存關系。

  (3)、利用乘法算式說明倍數與因數含義的基礎上,再出示一個除法算式,如“18÷6=3”啟發學生思考:根據整數除法算式能不能確定兩個數之間倍數和因數的關系。教學中要向學生說明:在研究倍數與因數時,范圍限制為非零的自然數。

  最后,我抓住學生乘法算式中生成的資源。比如:4×5=20,2×2=4,對比質疑,為什么4一會是一個數的倍數,一會又成了一個數的因數了呢?學生通過反思進一步拓展,讓知識得到深化。

  (三)自主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本環節我設計的問題有:

  (1)“找一找”下面哪些數是7的倍數?與同學交流你的看法。

  2,7,14,17,25,77

  (2)你還能找到7的其他倍數嗎?

  (3)寫出100以內所有的7的倍數。

  學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有條理的思考,然后發現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估計大多數學生可能用乘法)

  再練習寫出100以內所有的6的倍數。

  (四)游戲激趣,鞏固應用

  學生經過一節課的探索和學習有些疲倦了。練習一共有3道題。第2題我設計了一個“給數字找家”的游戲重新在課堂中掀起高潮。每個小組一套卡片,在小組內操作。其中一組上黑板演示。把4的倍數貼在一個圈里,6的倍數貼在一個圈里。學生對其中的12和48一籌莫展。老師重新畫集合圈,在兩個圈中間出現共同的部分,直觀的滲透集合思想。同時為學公倍數打下基礎。

  (五)回顧反思,自我評價。

  給學生時間回顧總結這節課的收獲,讓學生養成回顧反思的習慣。同時能正確評價自己,完善自我。

  五、說板書設計

  數的世界

  像0,1,2,3,4,5,6....這樣的數是自然數。

  像-3,-2,-10,1,2,3,4,5,6.......這樣的數是整數。

  倍數和因數是相互依存。

  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從它的1倍開始找起,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數的世界》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在100以內找到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找數學信息,分類,解決問題等活動中。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自然數和整數,倍數和因數,能按要求找出一個數的倍數。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并總結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教法:

  我將采用“情境激趣、 誘導探究、分組合作式”教學法。

  教學學法: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結合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

  本節課開始,我利用情境圖,讓學生找出圖中的數字,并將找到的數進行分類。然后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本,通過觀察、比較等思維活動認識自然數和整數。

  (1)。讓學生說說從圖中可以找到哪些數。(自然數、負數、小數)

  (2)。讓學生結合“半個西瓜”說分數

  (3)。引導學生把這些數分一分,再揭示自然數、整數等概念。

  (4)。揭示課題

  二、小組合作,結合乘法算式認識倍數和因數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本環節我設計小組自學活動,通過同伴交流逐步形成自學能力,體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通過學習的遷移,自己寫一個乘法算式說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

  (1)。 教師利用“5×4= 20” 說明倍數與因數的含義,再舉一些例子,讓學生根據算式說說倍數與因數。

  (2)。讓學生自己舉一些例子來說一說,在說的過程中體會倍數與因數的相互依存關系。

  (3)。利用乘法算式說明倍數與因數含義的基礎上,再出示一個除法算式,如“18÷6= 3” 啟發學 生思考:根據整數除法算式能不能確定兩個數之間 倍數和因數的關系。教學中要向學生說明:在研究倍數與因數時,范圍限制為非零的自然數。

  最后,我抓住學生乘法算式中生成的資源。比如:4×5=20,2×2=4,對比質疑,為什么4一會是一個數的倍數,一會又成了一個數的因數了呢?學生通過反思進一步拓展,讓知識得到深化。

  三、自主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本環節我設計的問題有

  (1)“找一找”下面哪些數是7的倍數?與同學交流你的看法。

  2,7,14,17,25,77

  (2)你還能找到7的其他倍數嗎?

  (3)寫出100以內所有的7的倍數。

  學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有條理的思考,然后發現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估計大多數學生可能用乘法)

  再練習寫出100以內所有的6的倍數。

  四、游戲激趣,鞏固應用

  學生經過一節課的探索和學習有些疲倦了。練習一共有3道題。第2題我設計了一個“給數字找家”的游戲重新在課堂中掀起。每個小組一套卡片,在小組內操作。其中一組上黑板演示。把4的倍數貼在一個圈里,6的倍數貼在一個圈里。學生對其中的12和48一籌莫展。老師重新畫集合圈,在兩個圈中間出現共同的部分,直觀的滲透集合思想。同時為學公倍數打下基礎。

  五、回顧反思,自我評價。

  給學生時間回顧總結這節課的收獲,讓學生養成回顧反思的習慣。同時能正確評價自己,完善自我。

  板書設計:

  數的世界

  像0,1,2,3,4,5,6,...這樣的數是自然數。

  像-3,-2,-10,1,2,3,4,5,6,...這樣的數是整數。

  倍數和因數是相互依存。

  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從它的1倍開始找起,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的倍數。

《數的世界》教案 篇15

  《數的世界》是一節數學概念課,即教學因數和倍數。在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礎上認識因數倍數;而現在是在未認識整除的情況下用乘法算式直接認識倍數和因數。數學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較難教,而這部分內容學生是初次接觸,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根據本節課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我注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努力為學生的探究發現提供足夠的空間。

  由于這是節概念課,因此有不少東西是由老師告知的,比如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在認識了各類數之后,我創設有效了數學學習情境,讓學生動手操作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直接告知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從動手操作,直觀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從具體到抽象,讓學生自主體驗數與形的結合,進而形成因數與倍數的意義,使學生初步建立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

  為了突破本課的難點,我通過變式拓展,實踐應用,促進了學生的智能內化。在理解因數和倍數中,我認為有兩個關鍵性的問題是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的,第一就是因數和倍數的范圍(非零自然數),我是這樣處理的:通過一組算式讓學生說誰的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如3×5=15 6×8=48 9×4=36 12×5=60等,學生越說越順口,越說越有勁,我突然拋出了1.5×6=9這個算式,結果有同學陷入了沉思(我認為這些同學感覺到了與剛剛的哪些算式有點不一樣),但也有同學還是舉手這樣答道:1.5和6是9的因數,9是1.5和6的倍數,話一說完,就見那些沉思的同學有幾個高高舉起了手,迫不及待的說:我們說研究因數和倍數是在非零的自然數范圍里,可這里的1.5不是自然數,所以不可以說1.5和6是9的因數,9是1.5和6的倍數。我就趁熱打鐵,組織學生進行熱烈的討論,同學們統一了認識,真正認識到了因數和倍數的范圍,從而為理解概念打好了堅實的基礎。而第二個關鍵性的問題我認為就是因數和倍數的相互依存的關系,我采取了幾個遞進的環節進行處理:一開始我就直接告知,讓學生鸚鵡學舌。如通過學生寫的3×4=12 這個算式,我就說,這時3和4是12的因數,12是3和4的倍數。通過一些類似的乘法算式讓學生試著說,很快學生就有了第一感性認識;接著我用一個游戲讓學生理解因數和倍數的相互依存,我舉了三個數字卡片,分別是3、6和12,讓學生很快說出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為什么?學生很快找到了3是6和 12 的因數,6也是12 的因數;6和12都是3的倍數。我追問:那我說,6是因數,12是倍數可以嗎?通過這個例子,學生認識到6相對于12是因數,而相對于3卻是倍數;而12 相對于6才是倍數,它相對于其他的數就說不定了,通過這個環節,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相互依存的含義,更好的理解了概念的內涵;最后我讓同坐兩人一組,一人說任意一個自然數,另一個同學則找出它是誰的因數,誰的倍數?并說出判斷的依據。由于答案不,學生思考問題的空間很大,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本節課,學生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體驗中,享受到了數學思維的快樂,我想這才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學”。

《數的世界》教案 篇16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

  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基礎達標】(2人小組進行,組員敘述,組長做修正和補充)

  觀察課本第2頁情境圖,說說從圖中可以找到哪些數?“半個西瓜”、“橙子賣完了”,分別還可以用什么數來表示,把學過的這些數分一分。

  【設問導讀】(獨立思考)

  閱讀教材第二、第三頁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

  1、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什么是自然數、什么是整數?

  2、寫出一個整數乘法算式,并說一說在你寫的算式中(  )是(   )和(   )的倍數,(   )和(    )是(   )的因數。

  3、在什么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呢?

  4、根據算式,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2人小組進行,組員敘述,組長做修正和補充)。

  25×3=75         14×6=84         20×5=100

  5、倍數和因數是(      )的關系。

  6、18÷6=3,( )是( )和( )的倍數,( )和( )是( )的因數。

  7、用(     )和(    )算式可以判斷14 、17 、25 、77是不是7的倍數呢?一般用(     )算式來找一個數的倍數才能不重復,不遺漏。倍數的個數是(     )的。

  【鞏固練習】(試一試你的能力,2人小組為單位判閱。)

  1、在下面的數中找出自然數和整數:

  5.8   1  7/10  -21  0.5   0  78

  2、在算式6×5=30中,是和的倍數,和是的因數。

  3、判斷:

  (1)因為0.3×5=1.5,所以0.3和5是1.5的倍數。     

  (2)因為42÷6=7,則42是倍數,6和7是因數。             

  (3)因為4×3=12,4×2=8,所以4的倍數只有2個。                     

  4、寫出100以內所有的5的倍數和100以內所有8的倍數

  【拓展練習】(展示自己的風采,4人小組互判):

  1、56÷8=7,( )是( )和( )的倍數,( )和( )是( )的因數。

  2、100以內那些數既是4的因數,又是6的倍數。這個數可能是多少?

  3、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36是36的(  )

  a、 因數       b、倍數     c、是因數也是倍數。

  (2)、27能被9(   )

  a、除盡        b、 整除      c、 除不盡

  4、我當裁判:

  ( 1 )、自然數都是整數。(    )

  ( 2 )、 一個自然數的倍數一定比它的因數大(0除外)。

  【小結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學會了(                                        )。

  我在(                          )方面表現的很好,在(                 )方面表現不夠,以后要注意的是(                 )。總體表現(優 、良、差)。

《數的世界》教案 篇17

  教學內容:

  課本2~4頁。

  教學目標:

  1、結合教材提供的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并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

  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3、學生經歷認識倍數和因數的含義,能對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作出合理的解釋。

  4、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地歸納與類比,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5、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探究因數與倍數。

  教學難點:

  倍數與因數的關系的理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談話。

  教師: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的世界里。

  板書課題:數的世界。

  2、課件出示情境圖。P2圖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活動一:看一看

  1、教師問:圖中有哪些數?誰愿意扮演小小售貨員向大家介紹一下水果的價格?

  2、你知道這些表示水果的價格的數,分別是什么數呢?

  3、6和5.8是小數,6和4是整數。

  4、問:我買5千克梨,需要多少錢?(生答:4×5=20(元))

  活動二:試一試

  1、看書學習什么是自然數和整數。

  (1)指名說說什么是自然數,什么是整數。

  (2)教師:任意說一個數,學生判斷它是什么數?

  (3)課件出示練習

  2、引入因數和倍數的學習。

  課件再次出示5千克蘋果需要多少元的算式,引導學生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問:在什么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呢?

  學生討論后回報結果(課件出示智慧老人的話:我們只在自然數(零除外)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

  3、教師任意寫一個乘法算式,先判斷符合倍數和因數的范圍嗎?再判斷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活動三:說一說

  根據算式,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

  25×3=75 14×6=84 20×5=100

  (1) 同桌倆人一人說一人判斷。(2)指名匯報。

  4、完成課件上兩題,再次強調因數和倍數的范圍。

  三、鞏固練習

  找一找:下面哪些數是7的倍數?

  14 17 25 77

  (1)教師:用什么方法來判斷這些數是不是7的倍數呢?

  (2)學生答:14÷7=2,14是7的倍數;17÷7=2……3,17不是7的倍數。

  練一練

  1、 完成看誰找的快

  2、 寫出100以內6的倍數

  3、 把下列數按要求歸類

  4、 先根據算式填空

  5、 完成判斷填空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什么收獲?

  五、作業。

  “練一練”第2、3題

《數的世界》教案(通用17篇) 相關內容:
  • 球的反彈高度說課稿(通用2篇)

    一,說教材: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球的反彈高度這部分內容是結合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此前學過的分數其他知識的教學安排的實踐活動課.根據教材內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測量球的反彈高度的過程中加深對分數的...

  • 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通用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3頁例5,完成練習十七的第1~5題。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通過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

  • 等式的性質教案(精選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4頁例3、例4,“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1第4—6題教學目標:⑴ 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 小數乘小數 教學設計(通用14篇)

    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方法,能正確計算相應的式題.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探索活動本身的樂趣,增...

  •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掌握2、5倍數的特征以及奇數和偶數的概念。2、能夠運用這些特征進行判斷。3、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1、是2、5倍數的數的特征。2、奇數和偶數的概念。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 小數乘整數的練習(精選2篇)

    一、 復習導入1、 口算練習(1)觀察一下,你有什么發現?0.37 10 0.37 100 0.37 10002.54 254 0.254(2)看誰又快又準4.8 9 0.12 3 5 5.80.28 3 0.165 4 7.96 72、筆算練習0.3247 1.652 640.25 1....

  • 《數的世界》教學指導(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的倍數。...

  • 2、3、5倍數的特征練習題(精選2篇)

    1、 3的倍數中,最小的一位數是_____. 最大的兩位數是_________.2、在78、252、3410、693、563、4422這些數中,3的倍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3的倍數,也是2的倍數的最大兩位數是96,最小三位數是_______.4、一個數是3的倍數,也...

  • 《小數乘小數》教案(通用17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9冊86頁例1、87頁“試一試”、“練一練”,89頁1、2題。【教學目標】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推理、概括、估算能力,進一步體會轉化思想的價值和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市| 新野县| 扎赉特旗| 莲花县| 漳州市| 白玉县| 射阳县| 洛扎县| 博罗县| 永吉县| 日土县| 许昌县| 会泽县| 陆河县| 通山县| 罗江县| 崇仁县| 海晏县| 大名县| 明水县| 潜山县| 衡水市| 紫云| 汉沽区| 襄汾县| 商河县| 锡林浩特市| 大足县| 开平市| 当雄县| 凤翔县| 中阳县| 花莲市| 墨竹工卡县| 荆门市| 鸡泽县| 醴陵市| 九龙城区| 双鸭山市| 名山县| 洛宁县|